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新常态下乡镇干部心理调适的内涵 | 第16-22页 |
1.1 新常态及其对乡镇干部的新要求 | 第16-18页 |
1.1.1 新常态及其在乡镇工作中的反映 | 第16-17页 |
1.1.2 新常态下对乡镇干部的新要求 | 第17-18页 |
1.2 乡镇干部心理调适的内涵与作用 | 第18-22页 |
1.2.1 乡镇干部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1.2.2 乡镇干部心理调适的作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常态下A县B镇干部"心理不适"的表现 | 第22-32页 |
2.1 普遍存在的失衡心理 | 第22-24页 |
2.1.1 不认同自身角色,工作生活失衡 | 第22-23页 |
2.1.2 不安心工作,"撞钟现象"渐成规模 | 第23-24页 |
2.1.3 工作不情愿,缺乏服务意识 | 第24页 |
2.2 委屈心理 | 第24-25页 |
2.2.1 身心俱疲,多方探路脱离乡门 | 第24-25页 |
2.2.2 心理困顿,事业心消退 | 第25页 |
2.3 畏难和侥幸心理 | 第25-28页 |
2.3.1 工作浮躁,有损干群关系 | 第26-27页 |
2.3.2 心理郁闷,"走读"现象严重 | 第27页 |
2.3.3 律己不严,企图蒙混过关 | 第27-28页 |
2.4 焦虑、恐惧的心理 | 第28-32页 |
2.4.1 情绪焦躁,工作缺乏创新 | 第28-29页 |
2.4.2 彷徨无助,工作难以有为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新常态下A县B镇干部心理不适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3.1 社会环境压力 | 第32-34页 |
3.1.1 社会氛围对乡镇干部的冲击 | 第32-33页 |
3.1.2 高曝光率背后的巨大舆论压力 | 第33-34页 |
3.2 职业压力 | 第34-37页 |
3.2.1 问责压力与对职务升迁的渴望 | 第34-35页 |
3.2.2 乡镇制度变革导致干部工作自主性不足 | 第35-36页 |
3.2.3 制度变迁过程中负激励手段的使用失范 | 第36-37页 |
3.3 自身因素 | 第37-40页 |
3.3.1 能力与职责不匹配的压力 | 第37页 |
3.3.2 心理健康知识缺失 | 第37-38页 |
3.3.3 不能忽视的家庭压力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新常态下提升乡镇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的建议与路径 | 第40-48页 |
4.1 社会关爱 | 第40-41页 |
4.1.1 加大正面宣传 | 第40页 |
4.1.2 探索解决乡镇干部心理问题的多种渠道 | 第40-41页 |
4.2 政府组织措施 | 第41-45页 |
4.2.1 培养提升乡镇干部的综合能力 | 第41-42页 |
4.2.2 建立完善针对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的关爱保障机制 | 第42-44页 |
4.2.3 优化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 | 第44-45页 |
4.2.4 帮助乡镇干部合理制定职业规划 | 第45页 |
4.3 自我调适 | 第45-48页 |
4.3.1 提高自身素质,"本领自信"保持健康心态 | 第46页 |
4.3.2 客观看待压力,科学手段有效消解不适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