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鸭源巴氏杆菌与鸭源沙门氏菌融合菌株的制备及鉴定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 鸭源巴氏杆菌研究概况第10-11页
 2 鸭源沙门氏菌研究概况第11-13页
 3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第13-20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第13-16页
     ·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14页
     ·溶菌酶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14-15页
     ·预处理方式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15页
     ·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15-16页
     ·其他影响因素第16页
   ·细菌原生质体的融合第16页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后再生第16页
   ·亲本菌株标记的筛选第16-17页
   ·细菌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因素第17页
   ·融合子的筛选、检出及稳定性培养第17-18页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应用及细菌原生质体融合与其他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区别第18-19页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展望第19-20页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亲本菌株的筛选第21-32页
 1 材料第21-23页
   ·供试菌株第21页
   ·试剂第21-22页
   ·诊断血清第22页
   ·培养基第22页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 方法第23-25页
   ·两亲本菌株筛选第23-25页
   ·抗生素浓度应用试验第25页
 3 结果第25-30页
   ·鸭源沙门氏菌筛选结果第25-30页
   ·亲本菌株抗生素浓度应用试验第30页
 4 讨论第30-32页
第三章 鸭源沙门氏菌和鸭源巴氏杆菌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菌株筛选第32-43页
 1 材料第32-34页
   ·供试菌株第32页
   ·主要试剂第32页
   ·培养基第32-33页
   ·溶液配制第33-34页
   ·主要仪器第34页
 2 方法第34-38页
   ·鸭源沙门氏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第34-35页
   ·鸭源巴氏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第35-36页
   ·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计算公式第36页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菌株的筛选第36-37页
   ·融合菌株稳定性及形态鉴定第37页
   ·融合菌株及亲本S_6、CBa生化试验第37页
   ·融合菌株血清学鉴定第37-38页
 3 结果第38-42页
   ·S_6和CBa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第38-39页
   ·融合菌株菌落及染色镜检形态第39-41页
   ·融合菌株及亲本S_6、CBa生化鉴定结果第41-42页
   ·融合菌株血清学实验结果第42页
 4 讨论第42-43页
第四章 融合菌株双重PCR检测第43-49页
 1 材料第43-45页
   ·供试菌株第43页
   ·主要试剂第43-44页
   ·主要培养基第44页
   ·主要仪器第44-45页
 2 方法第45-46页
   ·融合菌株及亲本菌株基因组DNA提取第45页
   ·双重PCR检测融合菌株第45-46页
   ·PCR产物纯化回收第46页
   ·目的片段连接转化与克隆表达第46页
 3 结果第46-48页
   ·融合菌株双重PCR检测结果第46-47页
   ·重PCR产物测序及比对结果第47-48页
 4 讨论第48-49页
第五章 融合菌株及亲本菌株外膜蛋白SDS-PAGE电泳第49-53页
 1 材料第49-50页
   ·供试菌株第49页
   ·主要试剂第49-50页
   ·主要培养基第50页
   ·主要仪器第50页
 2 方法第50-52页
   ·融合菌株及亲本菌株外膜蛋白提取第50-51页
   ·SDS-PAGE电泳第51-52页
 3 结果第52页
 4 讨论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鸭源沙门氏菌与鸭源大肠杆菌融合菌株的构建及鉴定分析
下一篇:林麝源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及免疫原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