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4-39页 |
第一章 卵菌效应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卵菌效应分子的类别 | 第16页 |
·卵菌效应分子的转运机制 | 第16-18页 |
·RxLR效应分子的蛋白结构与功能 | 第18-20页 |
·RxLR效应分子的蛋白结构 | 第18-19页 |
·RxLR效应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第19-20页 |
·效应分子的功能分析 | 第20-21页 |
·效应分子的亚细胞定位 | 第21-22页 |
·效应分子的寄主靶标 | 第22-23页 |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23-25页 |
第二章 RNA沉默抑制子的研究进展 | 第25-39页 |
·植物RNA沉默机制 | 第25页 |
·RNA沉默介导的植物抗病毒免疫反应 | 第25-27页 |
·植物病毒沉默抑制子 | 第27-30页 |
·植物病毒沉默抑制子的发现 | 第27-28页 |
·植物病毒沉默抑制子的鉴定 | 第28-30页 |
·植物病毒沉默抑制子的作用机制 | 第30-37页 |
·VSRs结合长dsRNA | 第32-33页 |
·VSRs结合或封闭sRNAs | 第33-35页 |
·VSRs作用于沉默途径的效应因子 | 第35-36页 |
·VSRs抑制RdDM途径 | 第36-37页 |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37-39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39-111页 |
第一章 疫霉菌PsPSR2效应分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59页 |
摘要 | 第41-42页 |
ABSTRACT | 第42-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数据库及序列收集 | 第43-44页 |
·功能域分析 | 第44页 |
·多重序列比对分析 | 第44页 |
·进化树分析 | 第44页 |
·转录模式分析 | 第44-45页 |
·多态性分析 | 第45页 |
·PsPSR2表达量分析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6页 |
·PsPSR2在大豆疫霉四个生理小种之间无多态性 | 第46-48页 |
·PsPSR2在大豆疫霉基因组中同源基因的鉴定 | 第48-49页 |
·PSPSR2在已测序卵菌基因组中同源基因的鉴定 | 第49-51页 |
·PsPSR2及其同源基因间的进化关系 | 第51页 |
·大豆疫霉PsPSR2结构域分析 | 第51-55页 |
·大豆疫霉PsPSR2在大豆疫霉生活史的十个阶段的表达量分析 | 第55页 |
·qRT-PCR验证PsPSR2及PsPSR2同源基因在侵染阶段的转录模式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第二章 大豆疫霉RNA沉默抑制子PsPSR2效应分子的功能分析 | 第59-85页 |
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59-6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2-71页 |
·供试植物和供试菌株的保存和培养 | 第62-63页 |
·载体构建和细菌转化 | 第63-65页 |
·大豆疫霉瞬时沉默转化 | 第65-68页 |
·利用烟草瞬时表达PsPSR2观察亚细胞定位 | 第68页 |
·大豆疫霉的GFP转化菌株的生成 | 第68-69页 |
·大豆发状根的诱导 | 第69页 |
·检测发状根中PsPSR2表达 | 第69页 |
·大豆疫霉对大豆发状根的侵染测定 | 第69-70页 |
·辣椒疫霉对拟南芥的侵染测定 | 第70-71页 |
·辣椒疫霉侵染期间植物防卫基因表达情况 | 第7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1-83页 |
·PsPSR2毒性测定 | 第71-72页 |
·PsPSR2在本氏烟草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 第72-73页 |
·荧光观察大豆疫霉的侵染过程 | 第73-75页 |
·PsPSR2在大豆疫霉侵染大豆根部过程中的表达谱 | 第75-76页 |
·表达PsPSR2大豆发状根的成功诱导 | 第76-77页 |
·表达PsPSR2大豆发状根对大豆疫霉更感病 | 第77-79页 |
·PsPSR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辣椒疫霉敏感性增强 | 第79-82页 |
·PsPSR2转基因拟南芥植物在疫霉侵染阶段水杨酸防卫途径被抑制 | 第82-83页 |
3 讨论 | 第83-85页 |
第三章 致病疫霉中PsPSR2同源效应分子PiPSR2的功能分析 | 第85-111页 |
摘要 | 第85-86页 |
ABSTRACT | 第86-8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8-98页 |
·供试植物和供试菌株的保存和培养 | 第88页 |
·载体构建和细菌转化 | 第88-90页 |
·PsPSR2-like效应分子的RNAi抑制活性测定 | 第90-93页 |
·致病疫霉侵染试验 | 第93-94页 |
·PiPSR2在致病疫霉侵染本氏烟草叶片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 | 第94页 |
·烟草中瞬时表达PiPSR2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 第94页 |
·致病疫霉的游动孢子电穿孔转化 | 第94-96页 |
·PiPSR2转基因拟南芥的制备 | 第96-9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8页 |
·PsPSR2同源效应分子PITG_15152能抑制16C转基因本氏烟的局部沉默 | 第98-100页 |
·PiPSR2在致病疫霉侵染本氏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第100页 |
·PiPSR2在本氏烟草叶片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 第100-101页 |
·PiPSR2的瞬时表达促进致病疫霉侵染烟草 | 第101-103页 |
·PiPSR2是致病疫霉的毒性因子 | 第103-106页 |
·PiPSR2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 第106-108页 |
3 讨论 | 第108-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31页 |
全文总结 | 第131-132页 |
附录 | 第132-165页 |
附录 基于RAPD-SCAR方法建立的大豆疫霉分子检测技术 | 第133-161页 |
摘要 | 第133页 |
ABSTRACT | 第133-1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6-1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4-152页 |
3 讨论 | 第152-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1页 |
附录表1 引物列表 | 第161-164页 |
附录表2 菌株列表 | 第164-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