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空间中知识分子群体污名化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问题缘起第10-12页
 二、相关研究回顾第12-16页
  (一)知识分子的定义第12-13页
  (二)污名与污名化第13-14页
  (三)不同群体在媒介中的污名化问题研究第14-16页
 三、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第16-17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知识分子在网络空间中的污名化的表现第18-27页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污名化第18-24页
  一、何为知识分子第18-22页
  二、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与批判性第22-23页
  三、污名化第23-24页
 第二节 网络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污名化的具体表现第24-27页
第二章 网络空间中知识分子污名化的自身原因分析第27-38页
 第一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变化第27-30页
  一、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第27-28页
  二、网络中的知识分子的身份与定位第28-30页
 第二节 不当言论及行为对知识分子污名化的推动作用分析第30-33页
  一、知识分子的个人原因第30-31页
  二、知识分子专业性与大众经验性的冲突第31-33页
 第三节 由知识分子间的争论引起的舆论风波第33-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网络媒体对知识分子污名化的推动作用分析第38-45页
 第一节 网络媒体对知识分子的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8-42页
  一、网络媒体对知识分子的报道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二、网络媒体对知识分子的报道的偏差的原因分析第40-42页
 第二节 自媒体对知识分子污名化的推动作用第42-44页
  一、自媒体缩短了知识分子与大众在“交流”上的距离第42-43页
  二、自媒体增进了大众对知识分子的了解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民粹主义思潮对知识分子污名化的推动作用分析第45-59页
 第一节 网络空间中的民粹主义第45-48页
  一、网络空间为民粹主义思潮的集中爆发提供了土壤第45-46页
  二、当前网络空间中民粹主义的特点第46-48页
 第二节 民粹主义思潮中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对立”第48-51页
  一、知识分子与大众对立的原因第48-50页
  二、知识分子与大众对立的结果第50-51页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柴会群诉王志安”事件第51-58页
  一、“柴会群诉王志安”事件在网络中的发展概况第52-53页
  二、“柴会群述王志安”事件反映出的中国社会中的矛盾第53-55页
  三、从“柴会群诉王志安”事件看知识分子群体的污名化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话语权的争夺对知识分子污名化的推动作用分析第59-70页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对话语权的垄断第59-62页
  一、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对话语权垄断的原因分析第59-61页
  二、知识分子的话语权的增强与公众话语权的缺失第61-62页
 第二节 网络空间中知识分子话语权的消解第62-65页
  一、知识分子话语权消解的表现第62-63页
  二、知识分子话语权消解的原因分析第63-65页
 第三节 公众为争夺话语权而对知识分子进行的污名化第65-69页
  一、现实因素对网络中的话语权分配的影响第65-66页
  二、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利与义务第66-67页
  三、公众与知识分子之间对话语权的争夺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青歌赛”到“中国好声音”—对国内音乐选秀节目的嬗变研究
下一篇:恒大足球海报的传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