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诗学视野下的宁肯小说创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宁肯小说创作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社会诗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选题研究价值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多重语境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社会历史状况变迁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文化语境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宁肯小说创作面临的人性问题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的主要内容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人的主体性追问 | 第25-30页 |
一、自我的主体性 | 第26-28页 |
二、他人的主体性 | 第28-29页 |
三、自我、他人之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人对自然生态破坏的反思 | 第30-32页 |
第三节 人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批判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的艺术呈现 | 第35-50页 |
第一节 “诗学”手段的运用 | 第35-43页 |
一、隐喻手法的巧妙介入 | 第36-37页 |
二、艺术致思的想象力 | 第37-39页 |
三、“西藏”地理空间的意象 | 第39-43页 |
第二节 小说的叙述特征 | 第43-50页 |
一、结构特色:复式叙述 | 第43-46页 |
二、语言特色:视、听、触、心理多种感官的协调 | 第46-50页 |
第四章 社会诗学视野下宁肯小说的美学价值 | 第50-54页 |
第一节 艺术至上的文体追求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和合之美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