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8页 |
·电动汽车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诊断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理论基础及车用动力系统故障分析 | 第20-30页 |
·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 | 第20-21页 |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21-22页 |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故障分析 | 第22-28页 |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故障树分析(FTA) | 第23-25页 |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 | 第25-27页 |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故障特点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动力锂离子电池建模及不一致故障仿真 | 第30-45页 |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模型 | 第30-32页 |
·电化学模型 | 第30页 |
·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模型 | 第30页 |
·等效电路模型 | 第30-32页 |
·锂离子电池及故障电池组仿真建模 | 第32-38页 |
·锂离子电池性能模型建模 | 第32-34页 |
·简化锂离子电池散热模型建模 | 第34-36页 |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验证 | 第36-37页 |
·不一致故障锂离子电池组模型 | 第37-38页 |
·故障锂离子电池组动态工况仿真 | 第38-40页 |
·模型仿真工况 | 第38-39页 |
·不一致故障电池单体设计 | 第39-40页 |
·故障锂离子电池组动态工况仿真结果 | 第40-44页 |
·动态工况仿真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仿真结果分析小结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故障特征提取及故障诊断 | 第45-62页 |
·小波理论 | 第45-49页 |
·小波变换 | 第45-47页 |
·常用小波函数 | 第47-48页 |
·小波包分析的基本知识 | 第48-49页 |
·利用小波包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值 | 第49-55页 |
·故障特征值提取方法 | 第49-50页 |
·故障特征值提取 | 第50-53页 |
·故障特征向量建立 | 第53-55页 |
·BP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 | 第55-57页 |
·BP 神经网络概述 | 第55页 |
·BP 神经网络结构模型 | 第55-57页 |
·BP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 | 第57页 |
·基于 BP 网络的电池不一致性故障诊断 | 第57-61页 |
·诊断系统 BP 网络设计 | 第58页 |
·BP 网络诊断系统诊断结果 | 第58-60页 |
·诊断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故障诊断实现 | 第62-81页 |
·电池管理系统(BMS)概述 | 第62-64页 |
·BMS 故障诊断硬件设计 | 第64-68页 |
·高压绝缘检测 | 第64-65页 |
·电池散热管理 | 第65-66页 |
·单体电池均衡 | 第66-68页 |
·BMS 故障诊断软件设计 | 第68-75页 |
·故障信号确认方式 | 第68-71页 |
·故障诊断策略 | 第71-74页 |
·故障处理策略 | 第74-75页 |
·BMS 故障诊断系统上位机设计 | 第75-80页 |
·上位机硬件平台构成 | 第75-76页 |
·基于 LabVIEW 的软件的运行流程 | 第76-77页 |
·基于 LabVIEW 的数据处理软件开发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