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国民经济效益研究 | 第10-12页 |
| ·交通量预测研究 | 第12-14页 |
| ·公路收费研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 ·国民经济评价的定义及范围 | 第18页 |
| ·定义 | 第18页 |
| ·范围 | 第18页 |
| ·国民经济评价的特点 | 第18页 |
| ·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 | 第18-19页 |
| ·宏观方面 | 第18-19页 |
| ·微观方面 | 第19页 |
|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联系和区别 | 第19-20页 |
| ·财务评价的含义 | 第19页 |
| ·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 | 第19页 |
|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联系 | 第19页 |
|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 第19-20页 |
| ·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 第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交通量转移分析 | 第21-46页 |
| ·青海省公路概况 | 第21-24页 |
| ·青海省二级公路运营概况 | 第21-22页 |
| ·公路概况 | 第22-24页 |
| ·交通量转移运算方法 | 第24-25页 |
| ·运算方法 | 第24-25页 |
| ·验证方法 | 第25页 |
| ·实证分析:青海省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为例 | 第25-45页 |
| ·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前自然车流量预测 | 第25-35页 |
| ·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后自然车流量预测 | 第35-42页 |
| ·转移量模型的验证分析 | 第42-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国民经济直接影响分析 | 第46-61页 |
| ·国民经济计算模型 | 第46-50页 |
| ·车辆通行成本计算模型 | 第46-47页 |
| ·机会收益计算模型 | 第47页 |
| ·时间成本计算模型 | 第47-48页 |
| ·交通事故成本计算模型 | 第48-49页 |
| ·道路运输成本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 ·实证分析:青海省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为例 | 第50-60页 |
| ·车辆通行成本 | 第51-54页 |
| ·机会收益 | 第54-55页 |
| ·时间成本 | 第55-56页 |
| ·交通事故成本 | 第56-58页 |
| ·道路运输成本 | 第58-59页 |
| ·国民经济效益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对国民经济的潜在拉动作用 | 第61-67页 |
| ·社会影响效益 | 第61-62页 |
| ·开发效应 | 第62-65页 |
| ·地价增值的效益 | 第62-63页 |
| ·自然资源开发的效益 | 第63-65页 |
| ·应用实例:青海省二级公路(G109)取消收费为例 | 第65-66页 |
| ·地价增值效益 | 第65页 |
| ·自然资源开发效益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 第72-7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