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基于环保行业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股权激励 | 第20-22页 |
·公司绩效 | 第22-23页 |
·环保上市公司 | 第23页 |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4-25页 |
·激励理论 | 第25-26页 |
·剩余索取权理论 | 第26-27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7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7-28页 |
·实施股权激励的作用 | 第28-30页 |
·经营者能够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 第28-29页 |
·使经营者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 第29页 |
·有利于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 | 第29页 |
·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 | 第29-30页 |
3 我国环保上市公司及其股权激励的概况 | 第30-38页 |
·我国环保产业的概述 | 第30-33页 |
·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 | 第30-32页 |
·环保产业的特点 | 第32-33页 |
·我国环保上市公司的现状 | 第33-35页 |
·我国环保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 第33-34页 |
·我国环保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34-35页 |
·我国环保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激励对象以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为主 | 第35-36页 |
·激励的标的物比较单一 | 第36页 |
·激励比例较小 | 第36-37页 |
·激励有效期较短 | 第37页 |
·考核指标单一 | 第37-38页 |
4 我国环保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54页 |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股权激励程度 | 第38页 |
·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 | 第38页 |
·行业性质 | 第38-39页 |
·公司规模 | 第39页 |
·研究假设 | 第39-40页 |
·实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40-42页 |
·业绩评价方法 | 第40-42页 |
·回归分析 | 第42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构建模型 | 第43-45页 |
·业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3-45页 |
·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45页 |
·分析过程 | 第45-54页 |
·因子分析 | 第45-49页 |
·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 第52-54页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4-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股权激励可以提高环保上市公司的业绩 | 第54页 |
·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 | 第54页 |
·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会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 第54-55页 |
·研究建议 | 第55-58页 |
·结合环保上市公司的特点制定股权激励制度 | 第55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55-56页 |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 第56页 |
·完善股权激励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6页 |
·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环保产业的优化升级 | 第56-57页 |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57-58页 |
6 创新与展望 | 第58-5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