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5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第22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24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4-25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0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6页
     ·承载力第25页
     ·生态承载力第25-26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6-30页
     ·系统论第26-27页
     ·生态经济理论第27-28页
     ·区域经济学理论第2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8-29页
     ·生态递阶理论第29-30页
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概况第30-35页
   ·自然条件概况第30-31页
     ·地理位置第30页
     ·地形地貌第30页
     ·气候气象第30页
     ·河流水系第30-31页
     ·土壤植被第31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31-32页
     ·行政区划第31页
     ·经济发展水平第31-32页
   ·生态环境状况第32-35页
     ·水资源第32-33页
     ·土地资源第33-34页
     ·湿地资源第34-35页
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5-45页
   ·构建原则第35页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第35-41页
     ·指标选取第35-36页
     ·评价方法第36-41页
       ·生态承载力子系统评价方法第36-39页
       ·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第39-41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1-45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41-42页
     ·各指标的内涵第42-45页
       ·生态弹性力第42页
       ·资源承载力第42-43页
       ·环境承载力第43-44页
       ·人类支持力第44-45页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第45-63页
   ·数据来源及评价指标无量化处理第45-48页
     ·数据来源第45-46页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第46-48页
   ·生态承载力各子系统计算第48-56页
     ·生态弹性力计算第48-50页
     ·资源承载力计算第50-52页
     ·环境承载力计算第52-54页
     ·人类支持力计算第54-56页
   ·生态承载力结果计算与分级评价第56-60页
     ·评价分级标准确定第56-57页
     ·子系统权重确定第57页
     ·结果计算与评价第57-60页
   ·评价结果讨论第60-63页
     ·生态弹性力第60页
     ·资源承载力第60-61页
     ·环境承载力第61-62页
     ·人类支持力第62页
     ·生态承载力第62-63页
6 提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的对策探讨第63-66页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第63页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第63-64页
   ·转变发展方式和模式,提升环境承载力第64-65页
   ·加强环保管理建设和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人类支持力第65页
   ·规范开发秩序和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生态承载力第65-6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研究结论第66-67页
   ·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74-76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环保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