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 第8-11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定义 | 第8-9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 第9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类型 | 第9-11页 |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大速比变化范围传动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超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及其传动系统研究分析 | 第17-36页 |
·不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析 | 第17-25页 |
·不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布局 | 第17-21页 |
·不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工作模式 | 第21-24页 |
·不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特点 | 第24-25页 |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装置的特点比较 | 第25-26页 |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传动装置主要机构特点分析 | 第26-27页 |
·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研究分析 | 第27-32页 |
·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结构特点 | 第27-28页 |
·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调速特性 | 第28-31页 |
·回流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工作模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超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分析 | 第32-35页 |
·超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布局 | 第32-33页 |
·超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工作模式 | 第33-34页 |
·超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特点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传动系统结构分析与匹配设计 | 第36-47页 |
·发动机特性分析 | 第36-37页 |
·电动机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37-39页 |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选择 | 第39页 |
·传动系统结构参数匹配 | 第39-46页 |
·参数匹配应考虑的问题 | 第39-43页 |
·传动系统参数的设计匹配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4 整车控制策略及建模仿真 | 第47-61页 |
·控制策略概述和制定要点 | 第47-50页 |
·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要点 | 第50页 |
·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 | 第50-51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1-60页 |
·工况判断模块 | 第51-53页 |
·驾驶员模型 | 第53-56页 |
·发动机控制模块 | 第56-57页 |
·电池控制模块 | 第57-58页 |
·传动系建模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仿真及分析 | 第61-68页 |
·正常行驶工况 | 第61-62页 |
·工作模式转换控制 | 第62-65页 |
·整车性能仿真及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动力性仿真 | 第65-66页 |
·经济性仿真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特定工况试验研究 | 第68-77页 |
·高速档下耦合干预的速比控制试验 | 第68-72页 |
·试验系统的构成 | 第68-6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9页 |
·基于主动耦合干预的速比控制试验 | 第69-7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采用小功率电机测试高速档下超轻度混合动力传动效率 | 第72-76页 |
·电机与发动机特性比较 | 第72-73页 |
·空载功耗试验研究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7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申请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