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校战略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9-21页 |
·战略管理设计观 | 第19-20页 |
·战略管理定位观 | 第20-21页 |
·战略管理能力观 | 第21页 |
·预算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传统预算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新兴预算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 | 第23-27页 |
·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 第23-24页 |
·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 | 第24-27页 |
·平衡计分卡在战略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原理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高校战略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高校战略预算管理及其特点分析 | 第28-30页 |
·战略预算管理的科学内涵 | 第28-29页 |
·高校战略预算管理的特征 | 第29-30页 |
·我国高校战略与预算管理的现状 | 第30-32页 |
·我国高校战略管理现状 | 第30-31页 |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 第31-32页 |
·我国高校战略与预算的衔接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2-33页 |
·战略与预算的衔接现状 | 第32-33页 |
·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第33页 |
·我国高校实施战略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平衡计分卡驱动的我国高校战略预算模式设计 | 第35-56页 |
·平衡计分卡驱动的高校战略预算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 | 第35-38页 |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战略预算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6页 |
·理论框架 | 第36-37页 |
·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的联系 | 第37-38页 |
·平衡计分卡驱动的高校战略预算管理模式的运行思路 | 第38-45页 |
·高校战略目标的确定与诠释 | 第38-40页 |
·高校战略地图的特点及其编制 | 第40-42页 |
·绩指标的选择 | 第42-43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目标分解 | 第43-44页 |
·目标值、行动计划与预算 | 第44-45页 |
·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方法及其在高校的适用性分析 | 第45-56页 |
·责任中心预算及其在高校的适用条件分析 | 第46-49页 |
·作业基础预算及其在高校的适用性分析 | 第49-51页 |
·绩效预算及其在高校的适用性分析 | 第51-54页 |
·高校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原则 | 第54-56页 |
第5章 平衡计分卡驱动的高校战略预算模式的实地研究 | 第56-63页 |
·MRU大学基本情况 | 第56页 |
·MRU大学“十二五”规划制订情况 | 第56页 |
·MRU大学平衡计分卡驱动的战略预算管理模式设计 | 第56-57页 |
·编制战略地图 | 第57-61页 |
·确定主要业务活动及评估业务活动的优先级 | 第57-59页 |
·确定战略主题 | 第59页 |
·安排业务活动的优先顺序 | 第59-60页 |
·确定各业务活动的目标及指标 | 第60-61页 |
·制定目标值、行动计划与预算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7页 |
·本文结论 | 第63页 |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战略预算中应用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建议 | 第63-65页 |
·高校应用平衡计分卡进行战略预算管理可能遇到的困难 | 第63-64页 |
·高校实施平衡计分卡战略预算模式的几点建议 | 第64-6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65页 |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