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地方高校的界定 | 第12页 |
·湖南城市学院简况 | 第12-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9-22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时期地方高校贫困生概况及成因 | 第22-29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的概况 | 第22-25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的概念 | 第22-23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 第23-24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的现状 | 第24-25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的成因 | 第25-29页 |
·社会的因素 | 第25页 |
·家庭内部的因素 | 第25-26页 |
·高等教育扩招和收费政策的实施 | 第26页 |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低效执行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新时期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 | 第29-41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现状调查 | 第29-35页 |
·量表选择 | 第29页 |
·调查对象 | 第29-30页 |
·问卷内容设计 | 第30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 第35-38页 |
·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的社会成因 | 第38-39页 |
·素质教育的参差不齐 | 第38-39页 |
·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剧 | 第39页 |
·社会庸俗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39页 |
·资助经额的不足与资助政策的不完善 | 第39页 |
·心理压力的主客观成因 | 第39-41页 |
·学校因素的影响 | 第39-40页 |
·家庭因素的影响 | 第40页 |
·个人因素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新时期地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疏导对策 | 第41-53页 |
·心理压力疏导理论基础 | 第41-42页 |
·心理压力疏导原则 | 第42-44页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42-43页 |
·耐心倾听与细致询问的原则 | 第43页 |
·助人自助的原则 | 第43-44页 |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第44页 |
·激励性原则 | 第44页 |
·保密性原则 | 第44页 |
·心理压力疏导模式的构建 | 第44-48页 |
·心理压力疏导的基本模型 | 第45页 |
·心理压力疏导的工作模式 | 第45-48页 |
·心理压力的疏导途径 | 第48-50页 |
·心理咨询 | 第48-49页 |
·辅导员深度辅导 | 第49页 |
·网络平台疏导 | 第49-50页 |
·校园文化影响 | 第50页 |
·家庭教育 | 第50页 |
·心理压力疏导步骤 | 第50-53页 |
·测查问题 | 第50-51页 |
·疏泄情绪 | 第51页 |
·化解矛盾 | 第51页 |
·引导启迪 | 第51-52页 |
·反思与调整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