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干部训练研究(1939-1949)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图表目录第13-15页
绪论第15-30页
 一、选题旨趣与意义第15-19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9-26页
  (一) 视角、理论及方法第20-22页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5页
  (三)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25-26页
 三、创新点与难点第26-27页
 四、概念说明第27-30页
第一章 国民党干部训练的起源与演变第30-38页
 一、国民党干部训练的起源第30-31页
 二、南京国民政府干部训练的演变第31-35页
 三、干部训练对国民党及政府的重要性第35-38页
第二章 湖北省干部训练的背景第38-60页
 一、湖北省干部训练的制度环境:新县制与人才问题第38-41页
 二、现实考量:战争动员与干部素质第41-46页
 三、湖北省干部训练的目标第46-53页
  (一) 政治素质第46-47页
  (二) 道德素质第47-50页
  (三) 法纪素质第50-51页
  (四) 心理素质第51-53页
  (五) 身体素质第53页
  (六) 业务素质第53页
 四、湖北省干部训练的沿革第53-60页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编制人事第60-108页
 一、省级训练机关第61-65页
  (一) 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委员会第61-62页
  (二) 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第62-65页
 二、区级训练机关第65-73页
 三、县级训练机关第73-83页
 四、区县训练机关人事管理第83-90页
 五、施训者的群体构成和表现第90-108页
  (一) 决策者:省训委会全体委员及一般职员第90-94页
  (二) 省级训练实施者:省训团教育长第94-96页
  (三) 其他省级训练人员第96-97页
  (四) 区县训练人员群体第97-104页
  (五) 施训群体的行为分析第104-108页
第四章 学员的招调第108-131页
 一、受训对象的确定第108-112页
 二、学员的招收与编组第112-124页
  (一) 学员招收第112-118页
  (二) 学员报到第118-122页
  (三) 编组第122-124页
 三、学员的背景第124-131页
  (一) 文化素质第124-128页
  (二) 年龄情况第128-131页
第五章 训练模式及施训内容第131-167页
 一、专业训练第131-138页
  (一) 课程设置第131-134页
  (二) 工作检讨会第134页
  (三) 业务实习第134-138页
 二、精神及政治训练第138-153页
  (一) 精神及政治训练课程第138-143页
  (二) 训育实施第143-150页
  (三) 仪式操演第150-153页
 三、军事训练与管理第153-164页
  (一) 军事训练的背景第154-156页
  (二) 军事训练的内容第156-164页
 四、训练工作的缺失第164-167页
第六章 训后管理与监督第167-210页
 一、毕业学员的分发与服务情形第167-179页
  (一) 就学员本身而言第171-173页
  (二) 就接收机关而论第173-179页
 二、毕业学员的失业与保障第179-182页
  (一) 因请假而致失业第179-180页
  (二) 自请辞职而失业第180页
  (三) 长官夹带私人,任意裁减第180-182页
 三、毕业学员的联络与督导第182-198页
  (一) 联络第183-196页
  (二) 督导第196-198页
 四、毕业学员的考核、辅导与自修第198-207页
  (一) 调查第198-201页
  (二) 考核和奖惩第201-202页
  (三) 辅导与自修第202-207页
 五、人事制度与训练的关系第207-210页
第七章 训练财源与腐败滋生第210-221页
 一、经费的筹措与运用第210-211页
 二、训练工作人员的薪给第211-214页
 三、学员的生活待遇第214-216页
 四、训练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第216-221页
  (一) 盗卖、“转卖”食粮第216-217页
  (二) 胡乱报销,大肆浪费第217-218页
  (三) 侵吞捐款第218页
  (四) 占学员便宜第218-219页
  (五) 克扣“食米”,短发“食盐”第219-221页
第八章 训练成效的检讨第221-233页
 一、训练成效的考察第221-224页
 二、干部训练与国民党的派系政治第224-228页
 三、问题溯源第228-233页
结语第233-239页
征引史料及相关论著第239-247页
后记第247页

论文共2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基础》教材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