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高等教育史论文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绪论第15-33页
 一、选题缘由第15-16页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第16-21页
  (一) “大学”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二) “大学研究院所”的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三) 研究范围第19-21页
 三、文献综述和研究意义第21-27页
  (一) 文献综述第21-26页
  (二) 研究意义第26-27页
 四、主体研究思路第27-30页
 五、主要研究方法第30-31页
  (一) 文献法第30页
  (二) 历史法第30页
  (三) 比较法第30-31页
 六、创新与不足第31-33页
  (一)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第31页
  (二)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31-33页
第一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初创过程第33-51页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动因第33-43页
  一、移植西方大学制度的呼吁第33-36页
  二、大学学术独立发展的探寻第36-39页
  三、传承书院研究精神的诉求第39-41页
  四、学术研究方式转变的需要第41-43页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初创及其影响第43-51页
  一、蔡元培关于大学研究院所肇始时间的说法第43-44页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始创时间的考证第44-46页
  三、1917-1921年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初创及其影响第46-51页
第二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发展概况第51-73页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其成因与影响第51-61页
  一、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草创:大学学制与职能的移植探索第51-54页
  二、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规范:学位化与学术化的功能分离第54-58页
  三、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改革: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本位回归第58-61页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概况第61-73页
  一、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规模第61-69页
  二、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特征第69-73页
第三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第73-118页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第73-80页
  一、1917-1934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第73-76页
  二、1934-1946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第76-79页
  三、1946-1949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第79-80页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组织举概第80-87页
  一、北京大学第80-82页
  二、清华大学第82页
  三、中山大学第82-84页
  四、交通大学第84-85页
  五、南开大学第85-86页
  六、金陵大学第86页
  七、北洋工学院第86-87页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人事管用第87-105页
  一、北京大学第87-89页
  二、清华大学第89-91页
  三、中山大学第91-93页
  四、交通大学第93-96页
  五、南开大学第96-101页
  六、金陵大学第101-104页
  七、北洋工学院第104-105页
 第四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来源第105-118页
  一、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经费制度第105-108页
  二、7所大学研究院所经费来源例举第108-118页
第四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第118-150页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制度及特征第118-123页
  一、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制度第118-119页
  二、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特征第119-123页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第123-142页
  一、北京大学第123-124页
  二、清华大学第124-128页
  三、中山大学第128-129页
  四、交通大学第129-130页
  五、南开大学第130-135页
  六、金陵大学第135-140页
  七、北洋工学院第140-142页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第142-150页
  一、北京大学第142-143页
  二、清华大学第143-144页
  三、中山大学第144-146页
  四、交通大学第146页
  五、南开大学第146-147页
  六、金陵大学第147-149页
  七、北洋工学院第149-150页
第五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第150-192页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演变及发展概况第150-158页
  一、研究生教育制度演变第150-153页
  二、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第153-158页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的招考第158-172页
  一、1917-1934年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第158-163页
  二、1934-1949年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第163-172页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第172-192页
  一、1917-1934年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第172-176页
  二、1934-1949年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第176-192页
结语第192-199页
 一、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做出的贡献第192-194页
 二、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存在的问题第194-196页
 三、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办理的借鉴第196-199页
参考文献第199-208页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08-209页
致谢第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平正义取向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以体制、机制和法制为视角
下一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干部训练研究(193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