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隐性激励机制--以锦标赛效应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锦标赛效应”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基金激励效应对基金经理行为影响 | 第15-16页 |
|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2-27页 |
| ·基础理论 | 第22-25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 ·经济学的制度激励理论 | 第23-25页 |
| ·基金激励效应对基金经理行为影响 | 第25-26页 |
| ·显性激励因素与基金经理行为 | 第25-26页 |
| ·隐性激励因素与基金经理行为研究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中国证券基金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 ·中国证券基金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激励的主要方式 | 第29-30页 |
| ·基金经理激励问题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关于“锦标赛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4-45页 |
| ·“锦标赛效应”的模型框架 | 第34-36页 |
| ·概念和模型 | 第34-35页 |
| ·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 ·“锦标赛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36-39页 |
|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 ·研究设计 | 第37-38页 |
| ·研究程序 | 第38-39页 |
| ·“锦标赛效应”对基金经理投资组合风险选择的影响 | 第39-42页 |
| ·对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 第42-44页 |
| ·从基金份额变化的角度分析 | 第42-43页 |
| ·从市场状况变化的角度分析 | 第43页 |
| ·从投资者行为的角度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 ·对基金管理人的建议 | 第45-46页 |
| ·对基金投资者的建议 | 第46页 |
| ·对监管者的建议 | 第46-48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48页 |
| ·展望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