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3-16页 |
三、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组织结构扁平化理论 | 第18-20页 |
一、 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二、 启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22页 |
一、 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二、 启示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第22-25页 |
一、 基本理论 | 第22-24页 |
二、 启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史沿革 | 第25-38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概况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特征分析 | 第27-31页 |
第三节 我国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兴起及实施 | 第31-38页 |
一、 大部制的涵义 | 第31-32页 |
二、 我国政府机构为什么要实行大部制改革 | 第32-34页 |
三、 2008 年我国首次大部制机构改革情况 | 第34-36页 |
四、 2013 年我国继续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大部制背景下佛山市机构改革实践 | 第38-47页 |
第一节 区级大部制改革 | 第38-44页 |
一、 大部制机构设置——党政联动,同类项合并 | 第38-41页 |
二、 精简决策和管理层次——扁平化组织管理 | 第41页 |
三、 创新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衡 | 第41-42页 |
四、 区、镇同步大部制——实施简政强镇事权下放改革 | 第42-43页 |
五、 改革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完善机构设置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市直机关的机构改革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大部制背景下佛山市机构改革评价 | 第47-71页 |
第一节 大部制背景下佛山市机构改革的成效 | 第47-53页 |
一、 合并同类项,机构设置大幅精简 | 第47页 |
二、 职能优化,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 第47-51页 |
三、 扁平化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 | 第51页 |
四、 启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 第51-52页 |
五、 科学分权,构建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大部制背景下佛山市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53-71页 |
一、 市、区两级部门对接不畅顺 | 第53-57页 |
二、 部门职能未完全理清理顺 | 第57-61页 |
三、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 第61页 |
四、 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 第61-68页 |
五、 领导干部分流与人手不足及干部晋升空间收窄的矛盾显现 | 第68-71页 |
第五章 大部制背景下完善佛山市机构改革的对策 | 第71-81页 |
第一节 加强政府内部管理 | 第71-76页 |
一、 加强大部制改革的顶层设计,解决上下不对口问题 | 第71页 |
二、 加强政府流程再造,解决部门职权未理清理顺的问题 | 第71-74页 |
三、 理顺市、区、镇三级政府的关系,解决事权下放部分职能弱化的困境 | 第74-76页 |
第二节 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 第76-78页 |
一、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会组织发展制度环境 | 第77页 |
二、 搭建社会组织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多元化社会组织体系 | 第77-78页 |
三、 改革行业协会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新型行业协会 | 第78页 |
第三节 加强行政执法合法性建设 | 第78-80页 |
第四节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 第80-81页 |
结束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