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人脸图像的性别识别与年龄估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性别识别与年龄估计问题概述第13-14页
   ·性别识别与年龄估计的应用领域第14-15页
   ·性别识别与年龄估计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性别识别及年龄估计与人脸识别的关系第15页
     ·性别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年龄估计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脸部特征提取与分类第18-21页
   ·人脸图像库第21-22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内容安排第22-26页
     ·论文结构第22-23页
     ·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第23-24页
     ·论文内容安排第24-26页
第2章 人脸检测与脸部特征点定位第26-58页
   ·引言第26-29页
     ·人脸检测第26-27页
     ·脸部特征点定位第27-29页
   ·多姿态人脸检测第29-36页
     ·类Harr 基特征第29-31页
     ·Adaboost 学习算法第31-32页
     ·多级分类器第32-33页
     ·基于Adaboost 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第33-34页
     ·实验及结果第34-36页
   ·眼睛定位第36-45页
     ·基于Adaboost 算法的眼睛区域检测第36-39页
     ·基于Adaboost 和快速辐射对称变换的双眼定位第39-44页
     ·实验及结果第44-45页
   ·脸部特征点定位第45-57页
     ·主动外观模型的模型建立第45-48页
     ·主动外观模型的训练过程第48-53页
     ·主动外观模型的拟合计算第53-54页
     ·实验及结果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3章 性别识别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第58-79页
   ·引言第58-59页
   ·人脸图像预处理第59-62页
     ·图像灰度化第59-60页
     ·几何归一化第60-62页
     ·剪裁第62页
     ·直方图均衡化第62页
   ·脸部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第62-72页
     ·基于局部二进制模式的特征提取第63-66页
     ·基于人脸图像灰度值的性别识别第66页
     ·神经网络第66-68页
     ·支持向量机第68-72页
     ·Adaboost 方法第7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2-78页
     ·人脸图像数据第73-74页
     ·实验及结果第74-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4章 基于特征融合的人脸性别识别第79-101页
   ·引言第79-86页
     ·基于特征融合的性别识别第79页
     ·人脸性别特征分析第79-86页
   ·整体特征的提取第86-89页
   ·局部特征的提取第89-90页
     ·基于几何特征的性别识别第89页
     ·主动外观模型算法第89-90页
   ·特征融合第90-91页
   ·SVM 分类方法第91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1-100页
     ·图像预处理第91-92页
     ·整体特征的提取第92-97页
     ·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的融合第97-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基于人脸子区域的性别识别第101-114页
   ·引言第101-102页
   ·脸部子区域分割第102-103页
   ·特征提取与分类第103-105页
   ·人脸子区域的性别识别实验第105-108页
     ·CAS-PEAL 人脸图像库的实验结果第105-106页
     ·FERET 人脸图像库的实验结果第106-108页
     ·两个数据库性别识别结果比较第108页
   ·基于子区域融合的性别识别第108-112页
     ·融合方法第109-11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6章 基于人脸图像的年龄估计第114-139页
   ·引言第114-116页
   ·人脸年龄特征第116-118页
   ·脸部特征提取第118-128页
     ·全局特征的提取第119-122页
     ·局部特征的提取第122-128页
   ·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的融合第128-131页
     ·多类分类问题第128-129页
     ·SVM 分类方法第129页
     ·决策级数据融合的实现第129-130页
     ·性别识别与年龄估计的级联第130-131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31-138页
     ·图像预处理第131-133页
     ·融合方法比较第133-136页
     ·性别识别与年龄估计的级联第136-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39-142页
   ·全文工作的总结第139-140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156页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觉修复的图像编码与认知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系统和特征提取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