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油画教学中的民族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第一章 油画的民族性探索 | 第9-15页 |
第一节 提出民族化 | 第9页 |
第二节 早期的实践 | 第9-15页 |
第二章 油画的地域性语境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油画地域性语境的成因 | 第15-16页 |
一、不同的中西方文化 | 第15页 |
二、不同地域的学术重点不同 | 第15-16页 |
三、地域文化中的差异性 | 第16页 |
第二节 油画地域性语境的比较 | 第16-22页 |
一、北方中原的油画主流侧重写实主义 | 第16-19页 |
二、江苏浙江上海地区语境比较诗意化 | 第19-20页 |
三、西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当代艺术风格和本民族化特征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其他部分地区的具体风格 | 第22-23页 |
一、东北地区 | 第22页 |
二、内蒙古地区 | 第22页 |
三、山东地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校油画专业教学中民族性课题的实践分析 | 第23-27页 |
第一节 教学思维的现状 | 第23页 |
第二节 教学能力的分析 | 第23-25页 |
一、观察力与记忆力 | 第24页 |
二、空间感受力 | 第24页 |
三、视觉想象力与创造力 | 第24-25页 |
四、表达与实现能力 | 第25页 |
五、审美评判能力 | 第25页 |
六、社会的自我定位 | 第25页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现状 | 第25-27页 |
一、讲授法 | 第26页 |
二、演示法 | 第26页 |
三、练习法 | 第26页 |
四、谈话法 | 第26页 |
五、比较法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高校油画专业教学中民族性课题的变革前景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展开民族性主题油画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活动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增加油画民族性的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一、课程设置 | 第29页 |
二、提升教师的能力 | 第29-30页 |
三、尝试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 | 第30页 |
四、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以重视 | 第30页 |
第三节 增加农村采风的机会和持续时间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强调学习和表达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7页 |
个人简介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