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第9-11页
     ·选题的理由第9-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1-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论文研究计划第15-18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第15-16页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概述第18-26页
   ·概念界定第18-24页
     ·转型期的涵义第18-19页
     ·公共危机的相关概念第19-22页
     ·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第22-24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4-26页
     ·公共危机成因理论第24页
     ·政府职能理论第24-25页
     ·治理理论与善治理论第25-26页
第3章 转型社会与公共危机的联动性第26-32页
   ·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频发的诱因第26-28页
     ·经济诱因第26-27页
     ·政治诱因第27页
     ·文化诱因第27-28页
     ·自然环境诱因第28页
   ·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的新特点第28-30页
     ·公共危机爆发的组织性和暴力性第28-29页
     ·公共危机事件涉及领域多元化第29页
     ·公共危机事件危害的严重化第29页
     ·公共危机形态表现的复合型第29-30页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第30-32页
     ·管理机制的制定者第30页
     ·管理机构和体制的建构者第30-31页
     ·治理资源的整合者第31页
     ·信息畅通的保证者第31-32页
第4章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成绩与不足第32-36页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取得的成绩第32-34页
     ·信息公开透明第32-33页
     ·应急反应迅速第33页
     ·民主化程度提高第33-34页
   ·转型期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综合协调机构缺位第34-35页
     ·专业人才队伍薄弱第35页
     ·善后恢复工作难度大第35-36页
第5章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6-42页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不完备第36-37页
     ·法制的缺失第36-37页
     ·联动综合度低第37页
     ·非政府主体参与不足与无序第37页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低效第37-39页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决策能力低第38页
     ·公共危机决策公开化程度低第38页
     ·公共决策工具缺乏创新第38-39页
   ·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不规范第39-40页
     ·预测预警能力低第39页
     ·应急预案启动不畅第39-40页
     ·心理危机干预水平落后第40页
   ·公共危机应急保障体系不健全第40-42页
     ·应急资金到位难第40-41页
     ·应急物资保障不充分第41页
     ·应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第41-42页
第6章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优化公共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第42-49页
   ·开展危机教育,增强反危机能力第42-43页
     ·树立危机意识第42-43页
     ·推行危机演练第43页
   ·健全地方法规,实现危机管理的法制化第43-44页
     ·制定地方实施细则第43-44页
     ·规制行政紧急权力第44页
   ·加快职能转变,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第44-45页
     ·设置地方安全委员会第44-45页
     ·保障地方应急专项基金第45页
   ·优化管理过程,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第45-47页
     ·事前预防是最高明的手段第45-46页
     ·积极应对是最明智的选择第46页
     ·善后恢复是不可缺的环节第46-47页
   ·凝聚社会力量,壮大公共危机管理队伍第47-49页
     ·发挥营利组织资源优势第47页
     ·壮大非政府组织实力第47-48页
     ·善用媒体沟通信息第48页
     ·动员社会大众有效参与第48-49页
第7章 结语第49-51页
注释第51-53页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第53-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政策合法性研究--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
下一篇: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