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6-18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危机 | 第19-20页 |
·公共危机 | 第20-21页 |
·公共危机管理 | 第21页 |
·公共责任 | 第21-22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6页 |
·激波理论 | 第22页 |
·双向沟通理论 | 第22-23页 |
·大众传播理论 | 第23-24页 |
·议程设置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原则及途径 | 第26-32页 |
·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公开危机信息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的客观要求 | 第26-27页 |
·公开危机信息是遏制权力滥用的重要手段 | 第27页 |
·公开危机信息是缓和公众恐慌情绪的重要措施 | 第27页 |
·公开危机信息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现实诉求 | 第27-28页 |
·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的原则 | 第28-30页 |
·及时性原则 | 第28-29页 |
·程序法定原则 | 第29页 |
·问责原则 | 第29-30页 |
·信息资源共享原则 | 第30页 |
·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与信息沟通的途径 | 第30-32页 |
·政府系统内部之间的信息公开 | 第30-31页 |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对等沟通 | 第31页 |
·媒体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沟通 | 第31-32页 |
第4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责任定位 | 第32-38页 |
·公共危机潜伏期的媒体监测预警责任 | 第32-34页 |
·媒体监测预警的作用 | 第32-33页 |
·实现媒体监测预警的路径 | 第33-34页 |
·危机发生期的媒体传播责任 | 第34-36页 |
·媒体的信息传播 | 第34-35页 |
·实现危机发生期中信息有效传播的举措 | 第35-36页 |
·公共危机后的媒体反省和监督责任 | 第36-38页 |
·危机恢复期的媒体反省 | 第37页 |
·媒体践行监督责任,监督政府善后工作 | 第37-38页 |
第5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责任的缺失 | 第38-42页 |
·新闻媒体自身行为失范和沟通不畅 | 第38-40页 |
·媒体从业者的道德失范 | 第38页 |
·媒体报道歪曲事实真相 | 第38-39页 |
·媒体与外界沟通不畅 | 第39-40页 |
·媒体的报道空间和自由度的压缩 | 第40-41页 |
·媒体公信力的降低 | 第41-42页 |
第6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42-47页 |
·媒体的经济人属性 | 第42页 |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42-43页 |
·政府意志过分主导 | 第43页 |
·管理机制缺失与沟通缺位 | 第43-44页 |
·缺乏公民参与 | 第44-47页 |
·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意识薄弱 | 第45页 |
·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下 | 第45-46页 |
·公民应急能力的不足 | 第46-47页 |
第7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责任强化的现实路径 | 第47-56页 |
·遵循传播规律,改进危机传播策略 | 第47-49页 |
·实现危机信息的全面及时的公开 | 第47页 |
·保证危机信息传播来源的可信度 | 第47-48页 |
·充分利用“议程设置”引导公众舆论 | 第48-49页 |
·加强媒体自律 | 第49-51页 |
·媒体人要遵守职业道德,强化自律意识 | 第49-50页 |
·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制定有效的媒体政策 | 第50页 |
·成立媒体自律机构 | 第50-51页 |
·加强政府与媒体合作 | 第51-53页 |
·营造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法制环境 | 第51页 |
·防止政府权力过深介入 | 第51-52页 |
·建立政府与媒体互动体系 | 第52页 |
·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 | 第52-53页 |
·媒体要引入公民参与来提高公信力 | 第53-56页 |
·进行灾后心理救助,倾注人文关怀 | 第53-54页 |
·提升落实媒体责任的合法性 | 第54-55页 |
·加强媒体与社会组织的联动性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