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縮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PKV概述 | 第11-13页 |
·PKV的发现及命名 | 第11页 |
·PKV生物学分类地位 | 第11-12页 |
·PKV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PKV的诊断 | 第13页 |
·PK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第13-16页 |
·PKV的基因组结构 | 第13-14页 |
·PKV各编码基因的功能 | 第14-15页 |
·PKV的变异 | 第15-16页 |
·BAC载体的简介与应用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PKV DX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 第18-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样品 | 第18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8页 |
·全基因组扩增引物设计 | 第18-19页 |
·全基因组分段扩增及测序 | 第19-20页 |
·全基因组序列的拼接与分析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22页 |
·全基因组各片段的扩增 | 第21页 |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PKV DX株VP3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4-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病料、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第24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PKV VP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纯化 | 第24-26页 |
·MAbs的制备 | 第26-27页 |
·结果 | 第27-29页 |
·PKV VP3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7页 |
·VP3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27-28页 |
·重组VP3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 第28页 |
·VP3单抗的免疫活性分析 | 第28-29页 |
·VP3单抗的亚类鉴定 | 第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第四章 PKV DX株BAC载体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第31-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8页 |
·病料、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第31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1页 |
·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选择 | 第31-32页 |
·全基因组及各元件分段 | 第32-34页 |
·PKV DX株全长质粒构建 | 第34-35页 |
·PKV 2B区完整毒株全长质粒的构建 | 第35-36页 |
·PKV DX株的拯救 | 第36页 |
·拯救病毒的RT-PCR鉴定 | 第36-37页 |
·拯救病毒的遗传标记测序鉴定 | 第37页 |
·拯救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 | 第37页 |
·拯救病毒的VP3结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第37-38页 |
·拯救病毒的电镜鉴定 | 第38页 |
·结果 | 第38-44页 |
·PKV DX株全基因组各片段及CMV、HDV-BGH元件的扩增 | 第38页 |
·K1、K2、K3片段的扩增 | 第38-39页 |
·K1片段连接后的鉴定 | 第39-40页 |
·K3片段的鉴定 | 第40页 |
·K2片段的鉴定 | 第40-41页 |
·拯救毒的RT-PCR鉴定 | 第41页 |
·拯救病毒的遗传标记测序鉴定 | 第41-42页 |
·拯救毒的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 第42页 |
·2B缺失与否对病毒拯救的影响 | 第42页 |
·拯救毒的Western Blot鉴定 | 第42-43页 |
·拯救毒的电镜鉴定 | 第43-44页 |
·PKV敏感细胞系的筛选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