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 ·我国社会管理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 ·国外社会管理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20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2 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理论简介 | 第22-33页 |
| ·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的涵义 | 第22-24页 |
| ·社会管理的涵义 | 第22-23页 |
| ·社会管理创新的涵义 | 第23-24页 |
| ·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理念 | 第24-27页 |
| ·“善治”理论 | 第27-28页 |
|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源起及社会管理职能 | 第28-33页 |
|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源起 | 第28-31页 |
|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管理职能 | 第31-33页 |
| 3 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和实践的演进历程 | 第33-42页 |
| ·社会转折下“改造旧社会,建立新政权”(1949年——1957年) | 第33-34页 |
| ·制度转变下“构建指令性的社会管理模式”(1958年——1978年) | 第34-36页 |
| ·体制转轨下“放松管制,经营化管理趋势显著”(1979年——2002年) | 第36-38页 |
| ·模式转换下“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管理体制全面创新”(2003年——2012年) | 第38-40页 |
| ·社会治理的提出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新阶段(2013年——至今) | 第40-42页 |
| 4 社会管理理念的变革 | 第42-51页 |
| ·管理思想从传统走向现代 | 第42-46页 |
| ·“刚性压制管理”向“刚柔并济智慧管理”转变 | 第42-43页 |
| ·从无序性向制度性、法制性转变 | 第43-44页 |
| ·从“物化”向“人学”的伦理价值维度转变 | 第44-45页 |
| ·从“管理”理念到“治理”理念的转变 | 第45-46页 |
| ·管理实践从线性走向立体 | 第46-51页 |
| ·管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 | 第46-47页 |
| ·管理客体从片面走向全面 | 第47-49页 |
| ·管理中介从简单化走向复合化 | 第49-51页 |
| 5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