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铁路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分析及隔震支座参数优化分析

目录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减隔震技术原理第13-15页
   ·减隔震系统的组成第15-19页
     ·柔性支承装置第15-16页
     ·阻尼装置第16页
     ·构造措施第16-17页
     ·常用减隔震支座第17-19页
   ·铁路桥梁减隔震系统的设计原则第19-20页
   ·减隔震技术应用现状第20-22页
     ·减隔震技术在国外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第20-21页
     ·减隔震技术在我国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第21-2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4页
第2章 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理论第24-49页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24-36页
     ·静力法第24-26页
     ·随机振动法第26页
     ·反应谱方法第26-29页
     ·时程分析法第29-36页
   ·地震动输入的选择第36-48页
     ·地质条件第36-38页
     ·实测地震波及其调整第38-40页
     ·人工地震波的生成第40-43页
     ·地震动的频谱与规范设计反应谱第43-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铁路桥梁标准跨建模第49-59页
   ·铁路桥梁基础第49页
   ·桥墩第49-51页
     ·桥墩构造第49页
     ·桥墩类型第49-50页
     ·桥梁墩柱建模第50-51页
   ·上部结构第51-54页
     ·结构形式第51-52页
     ·支座反力第52页
     ·截面形式第52-54页
   ·二期恒载及运行列车的动力考虑第54-55页
     ·二期恒载第54页
     ·列车荷载第54-55页
   ·支座形式及力学模型第55-58页
     ·盆式橡胶支座第55-56页
     ·铅芯橡胶支座第56-57页
     ·滑动摩擦型减隔震支座第57-58页
   ·边界条件第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对比第59-67页
   ·数值模拟情况第59-60页
   ·计算结果对比第60-66页
     ·支座的峰值相对位移和剪力(支座的破坏风险)第60-61页
     ·跨中截面峰值加速度和相对位移(落梁风险和行车安全性)第61-62页
     ·墩底峰值弯矩剪力(桥墩的剪切破坏风险)第62页
     ·支座的滞回曲线(支座的耗能能力)第62-66页
     ·震后未恢复位移第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桥梁减隔震支座参数优化第67-79页
   ·减隔震支座的参数的选取第67页
   ·参数寻优及结果对比第67-77页
     ·支座的峰值相对位移和剪力(支座的破坏风险)第67-68页
     ·跨中截面峰值加速度和相对位移(落梁风险和行车安全性)第68-69页
     ·墩底峰值弯矩剪力(桥墩的剪切破坏风险)第69-70页
     ·支座的滞回曲线(支座的耗能能力)第70-76页
     ·震后未恢复位移第76-77页
   ·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摩擦型阻尼器参数优化第79-87页
   ·摩擦阻尼器的起滑力第79-80页
   ·参数寻优及结果对比第80-86页
     ·组合装置的峰值相对位移和剪力(破坏风险)第80-81页
     ·跨中截面峰值加速度和相对位移(落梁风险和行车安全性)第81页
     ·墩底峰值弯矩剪力(桥墩的剪切破坏风险)第81-82页
     ·组合装置的滞回曲线(耗能能力)第82-85页
     ·震后未恢复位移第85-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优化分析
下一篇: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动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