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火电厂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APS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APS国外应用现状 | 第12页 |
·APS国内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主要关键技术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火电厂工艺流程及APS | 第16-31页 |
·引言 | 第16页 |
·火电厂生产工艺 | 第16-19页 |
·火电厂主要设备 | 第16-17页 |
·火电厂主要生产系统 | 第17-19页 |
·APS技术内容及难点 | 第19-21页 |
·火电厂APS技术内容 | 第19-20页 |
·APS控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 第20-21页 |
·工程设计对象概况 | 第21-26页 |
·锅炉部分 | 第22-25页 |
·汽机部分 | 第25-26页 |
·控制系统 | 第26页 |
·实现平台 | 第26-30页 |
·Ovation系统概述 | 第27-28页 |
·Ovation系统人机接口 | 第28-29页 |
·工程师站组态 | 第29页 |
·Ovation系统数据传输方式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APS功能设计 | 第31-49页 |
·引言 | 第31页 |
·APS需求分析及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APS启动过程设计范围 | 第31-32页 |
·APS停止过程设计范围 | 第32-33页 |
·APS结构设计 | 第33页 |
·APS断点设置 | 第33-43页 |
·机组启动准备断点 | 第33-35页 |
·冷态冲洗及抽真空断点 | 第35-36页 |
·锅炉点火升温断点 | 第36-38页 |
·汽轮机冲转断点 | 第38-39页 |
·自动并网断点 | 第39页 |
·升负荷断点 | 第39-40页 |
·降负荷断点 | 第40-41页 |
·机组解列断点 | 第41-42页 |
·机组停运断点 | 第42-43页 |
·APS功能组设计 | 第43-48页 |
·APS功能组设计原则 | 第43-45页 |
·APS重点功能组设计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APS控制回路设计 | 第49-68页 |
·引言 | 第49页 |
·控制建立器 | 第49-52页 |
·控制建立器相应功能 | 第49-50页 |
·控制建立器主窗口 | 第50-51页 |
·控制建立器算法功能 | 第51-52页 |
·APS上层公用逻辑组态 | 第52-59页 |
·APS断点功能宏算法 | 第59-65页 |
·KEYBOARD算法 | 第59页 |
·MASTERSEQ算法 | 第59-64页 |
·DEVICESEQ算法 | 第64-65页 |
·APS断点执行步序监视时间的实现 | 第65-66页 |
·APS断点跳步功能的实现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APS人机界面设计 | 第68-78页 |
·引言 | 第68页 |
·图形建立器 | 第68-72页 |
·图形类型分类 | 第68页 |
·图形建立器界面及相应功能 | 第68-69页 |
·图形建立器图区命令 | 第69-70页 |
·图形建立器画图工具 | 第70-71页 |
·图形建立器源文件编辑器 | 第71-72页 |
·APS操作站人机界面设计 | 第72-77页 |
·APS人机界面的层次结构 | 第72-73页 |
·APS总画面设计 | 第73-75页 |
·APS断点画面设计 | 第75页 |
·APS功能组画面设计 | 第75-76页 |
·APS人机界面切换与连接 | 第76页 |
·APS实际投运画面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总结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