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稀土元素 | 第12-15页 |
·稀土元素的简介 | 第12-13页 |
·稀土元素的基本特征 | 第13页 |
·稀土元素资源与利用 | 第13-15页 |
·发光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 | 第15-24页 |
·稀土离子的发光机理 | 第15-17页 |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第17-19页 |
·稀土配合物的类型 | 第19-24页 |
·金、银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24-28页 |
·银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 | 第24-26页 |
·金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 | 第26-28页 |
·杂化材料的应用 | 第28-30页 |
·稀土/SiO_2杂化材料的应用 | 第28-29页 |
·金、银纳米杂化材料的应用 | 第29-30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及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对自组装SiO_2/PEI/镧系杂多酸复合粒子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33-43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页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SiO_2和杂多镧离子的合成 | 第34页 |
·LnW_(10)/PEI/SiO_2复合粒子的合成 | 第34页 |
·表征 | 第3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4-41页 |
·EuW_(10)/PEI/SiO_2复合粒子合成示意图 | 第34-35页 |
·EuW_(10)/PEI/SiO_2复合粒子的红外光谱 | 第35页 |
·SEM和TEM | 第35-37页 |
·光学性质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功能性杂化材料SiO_2/Eu-POM/Ag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发光和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3-53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SiO_2/EuW_(10)粒子的制备 | 第44页 |
·SiO_2/EuW_(10)/Ag复合粒子的合成 | 第44页 |
·SiO_2/EuW_(10)和SiO_2/EuW_(10)/Ag复合粒子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4页 |
·催化评估 | 第44页 |
·表征 | 第44-4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5-52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45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5-46页 |
·SEM,TEM和结构 | 第46-48页 |
·荧光光谱 | 第48-50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50-51页 |
·催化评估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功能性杂化材料SiO_2/Eu-POM/Au复合粒子的发光与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3-65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实验试剂 | 第54页 |
·SiO_2/EuW_(10)/Au复合粒子的制备 | 第54页 |
·SiO_2/EuW_(10)/Au复合粒子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4页 |
·催化评估 | 第54页 |
·表征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55-56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6页 |
·XRD | 第56-57页 |
·SEM和TEM | 第57-60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60页 |
·催化性质 | 第60-62页 |
·发光性质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