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英文缩写词列表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40页 |
·仪器 | 第14页 |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溶液配制 | 第15-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40页 |
·引物设计 | 第21-22页 |
·质粒 pSegtag2A-3D、pSegtag2A-3S 的提取 | 第22-23页 |
·PCR 扩增连接至 pGAPZαC 的片段 3D,3S,3ZS,3FS | 第23-28页 |
·琼脂糖凝胶回收目的基因片段 | 第28页 |
·将目的片段连接至 T 载体 pUC-18 中 | 第28页 |
·大肠杆菌 E.coli TOP10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29页 |
·将连接后的 T 载体转化 E.coli TOP10 并进行蓝白斑筛选 | 第29页 |
·挑取阳性克隆并酶切验证 | 第29页 |
·双酶切载体与目的基因 | 第29-30页 |
·连接反应 | 第30页 |
·转化 | 第30页 |
·挑取及鉴定克隆 | 第30页 |
·毕赤酵母电转感受态的制备 | 第30-31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31页 |
·质粒线性化 | 第31页 |
·毕赤酵母的转化 | 第31页 |
·阳性克隆的验证 | 第31-33页 |
·阳性克隆的扩大培养 | 第33-34页 |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34-35页 |
·抗体亲和性的测定 | 第35-40页 |
2 实验结果 | 第40-48页 |
·各目的片段 PCR 扩增结果 | 第40页 |
·各片段连接至 T 载体后酶切鉴定结果 | 第40-41页 |
·各片段连接至载体 pGAPZαC 后酶切鉴定结果 | 第41-42页 |
·菌液 PCR 结果 | 第42-43页 |
·western blot 验证抗 DR5 抗体的结果 | 第43页 |
·蛋白纯化结果 | 第43-44页 |
·原核细胞表达 DR5 | 第44-46页 |
·抗体亲和性测定 | 第46-48页 |
3 讨论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文献综述 | 第56-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