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关注大学筹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 第9页 |
·基于现实中大学发展资金短缺考察的启示 | 第9-11页 |
·美国公立大学是高等教育捐赠的成功范例 | 第11-12页 |
·来源于论文研究者个人学习与研究的思考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3-15页 |
·国内对校友捐赠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对校友捐赠的研究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公立大学 | 第15-16页 |
·校友 | 第16页 |
·捐赠 | 第1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概述 | 第19-27页 |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特点 | 第19-21页 |
·可传承性 | 第19-20页 |
·可持续性 | 第20页 |
·可扩散性 | 第20-21页 |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途径 | 第21-22页 |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环境 | 第22-27页 |
·领导高度重视,筹措资金率先士卒 | 第22页 |
·组织趋于完善,工作呈现出体系化 | 第22-23页 |
·管理制度完善,确保捐赠资金透明 | 第23-24页 |
·战略性筹资目标,详细的筹资计划 | 第24页 |
·高度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 第24-25页 |
·密切联系校友,激发校友捐赠热情 | 第25-27页 |
第3章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个案研究——以密歇根大学为例 | 第27-33页 |
·美国密歇根大学概览 | 第27-28页 |
·捐赠领导与组织架构 | 第28页 |
·校友捐赠基金的概况 | 第28-29页 |
·校友捐赠项目与程序 | 第29-30页 |
·校友捐赠的支持环境 | 第30-33页 |
·校长的支持工作 | 第30页 |
·学院(系)负责人的支持工作 | 第30-31页 |
·对学生全程的人文关怀 | 第31-33页 |
第4章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的影响因素 | 第33-43页 |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33-35页 |
·传统宗教文明 | 第33-34页 |
·校友捐赠文化 | 第34-35页 |
·政策法规的支持 | 第35-37页 |
·捐赠的免税政策 | 第35-36页 |
·相关的配套资金 | 第36页 |
·征过高的遗产税 | 第36-37页 |
·学校的核心因素 | 第37-40页 |
·大学的办学情况 | 第37页 |
·大学的努力筹资 | 第37-40页 |
·校友的母校情结 | 第40-43页 |
第5章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对我国公立大学的启示 | 第43-53页 |
·我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的现状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 | 第43-45页 |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 | 第43页 |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特点及其经验 | 第43-45页 |
·我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捐赠机构不够健全,筹资专业人员缺乏 | 第45-46页 |
·筹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联络工作乏力 | 第46-47页 |
·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管理监督还欠规范 | 第47页 |
·基金运作方式简单,多元化经营还不够 | 第47-48页 |
·美国公立大学校友捐赠对我国公立大学的启示 | 第48-53页 |
·通力合作建立健全校友会 | 第48-49页 |
·加强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 | 第49-50页 |
·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友文化 | 第50-51页 |
·建设和谐的校友捐赠环境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