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小麦全蚀病 | 第11-12页 |
·小麦全蚀病发病情况及危害 | 第11-12页 |
·病害的发病症状 | 第12页 |
·禾顶囊壳真菌 | 第12-15页 |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 第12页 |
·禾顶囊壳玉米变种 | 第12-13页 |
·禾顶囊壳水稻变种 | 第13页 |
·病害侵染及传播途径 | 第13-14页 |
·发病因素及全蚀病衰退 | 第14-15页 |
·小麦抗全蚀病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小麦品种抗病的研究 | 第15-16页 |
·远缘种属抗病研究 | 第16-18页 |
·转基因技术在抗病中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小麦全蚀病生物防治 | 第20-22页 |
·小麦病害的评价体系研究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不同小麦材料抗全蚀病种质鉴定及评价体系优化 | 第26-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生物统计分析方法优化评价体系 | 第28-29页 |
·常规小麦材料抗全蚀病的鉴定结果 | 第29-31页 |
·转基因小麦鉴定结果 | 第31-34页 |
·人工合成小麦材料抗全蚀病鉴定 | 第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转基因小麦材料遗传稳定性 PCR 检测 | 第36-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转 RC7-TiERF1 双价基因 PCR 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转 MYB 基因 PCR 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抗性转基因小麦可溶蛋白含量与抗性关系分析 | 第41-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 第42-43页 |
·转基因小麦蛋白测定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全蚀病菌侵染小麦后菌丝生长及形态的比较研究 | 第45-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
发表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