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片逆向衰老过程中的生理表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小麦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我国小麦生产概述 | 第11页 |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15页 |
·结实期小麦叶片衰老与产量关系 | 第15页 |
·冷型小麦的发现及其特征 | 第15-16页 |
·逆向衰老小麦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7-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9-36页 |
·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旗叶和倒二叶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 | 第20-24页 |
·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 第20-21页 |
·蒸腾速率的动态变化 | 第21-23页 |
·气孔导度的动态变化 | 第23-24页 |
·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 第24-30页 |
·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动态变化 | 第25-27页 |
·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动态变化 | 第27-28页 |
·热耗散量子比率(Fo/Fm)的动态变化 | 第28-30页 |
·旗叶和倒二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旗叶和倒二叶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籽粒生长动态变化 | 第32-34页 |
·千粒重和灌浆速率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