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副猪嗜血杆菌概述 | 第9-13页 |
·病原学 | 第9-10页 |
·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1页 |
·诊断方法 | 第11-12页 |
·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控现状 | 第12-13页 |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 第13页 |
·细菌脂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 第13-17页 |
·结合疫苗概述 | 第14-15页 |
·结合疫苗的免疫机理 | 第15页 |
·结合疫苗的结合化学 | 第15-16页 |
·结合疫苗的发展前景与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材料 | 第18-22页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18页 |
·质粒 | 第18-20页 |
·PCR引物 | 第20页 |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0-21页 |
·脂多糖提取与纯化试剂 | 第21页 |
·脂多糖定性分析化学试剂 | 第21页 |
·脂多糖SDS-PAGE试剂和银染试剂 | 第21-22页 |
·结合反应偶联试剂 | 第22页 |
·其它试剂盒材料 | 第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9页 |
·细菌的培养 | 第22页 |
·DNA酶切 | 第2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2-2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3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23页 |
·重组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 第23-24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24页 |
·SDS-PAGE电泳 | 第24页 |
·副猪嗜血杆菌脂多糖定性实验 | 第24-25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25页 |
·副猪嗜血杆菌脂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O-多糖侧链(O-SP)制备与纯化 | 第25页 |
·脂多糖SDS-PAGE及银染 | 第25-26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26页 |
·O-SP与ADH的衍化与纯化 | 第26页 |
·O-SP-PilA的合成与检测 | 第26页 |
·小鼠免疫与攻毒实验 | 第26-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PilA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29-30页 |
·LPS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 第30-35页 |
·LPS的SDS-PAGE胶银染结果 | 第30-31页 |
·LPS的还原性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LPS的浓度测定 | 第32-33页 |
·LPS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LPS的葡聚糖凝胶层析过柱结果 | 第34-35页 |
·O-多糖侧链(O-SP)的制备、纯化与鉴定 | 第35-37页 |
·O-SP的SDS-PAGE胶银染结果 | 第35页 |
·O-SP的浓度测定 | 第35页 |
·O-SP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O-SP的葡聚糖凝胶层析过柱结果 | 第36-37页 |
·O-SP与PilA蛋白的偶联及偶联产物的检测 | 第37-38页 |
·O-SP-PilA偶联产物中多糖的浓度测定 | 第37页 |
·O-SP-PilA偶联产物的葡聚糖凝胶层析过柱结果 | 第37-38页 |
·OSP-PilA偶联产物的免疫原性研究 | 第38-43页 |
·HPS0322及HPS0165的毒力检测 | 第38-39页 |
·偶联产物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评价 | 第39-42页 |
·偶联产物对小鼠的免疫保护力 | 第42-43页 |
5 讨论 | 第43-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