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缩略词表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豆粕的概况 | 第10-11页 |
| ·豆粕的营养特性及存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 第11-13页 |
| ·豆粕的营养特性 | 第11-12页 |
| ·豆粕中存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 第12-13页 |
| ·固态发酵豆粕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固态发酵豆粕技术 | 第13-14页 |
| ·发酵豆粕的特点 | 第14-15页 |
| ·大豆抗氧化肽的功能特性与抗氧化机理 | 第15-19页 |
| ·大豆抗氧化肽的功能特性 | 第15-16页 |
| ·大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机理 | 第16-19页 |
| ·大豆抗氧化肽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 第19-21页 |
| ·超滤方法 | 第19-20页 |
| ·离子交换层析方法 | 第20-21页 |
| ·凝胶过滤层析方法 | 第21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 第21页 |
| ·立题依据及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 ·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抗氧化肽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4-39页 |
| ·前言 | 第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 ·原料与菌种 | 第24页 |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5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 ·豆粕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 | 第28-32页 |
| ·响应面分析法对豆粕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32-37页 |
| ·发酵时间的选择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发酵豆粕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9-51页 |
| ·前言 | 第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 ·原料与菌种 | 第39页 |
| ·培养基 | 第39-40页 |
| ·试验主要试剂 | 第40页 |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40页 |
| ·试验试剂的配制 | 第40-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 ·总抗氧化活性 | 第44-45页 |
| ·羟基自由基( OH)清除活性 | 第45-46页 |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清除活性 | 第46页 |
| ·抗亚油酸过氧化作用 | 第46-47页 |
| ·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 | 第47-48页 |
| ·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大豆抗氧化化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 | 第51-63页 |
| ·前言 | 第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8页 |
| ·原料与菌种 | 第51页 |
| ·培养基 | 第51-52页 |
| ·试验主要试剂 | 第52页 |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52-53页 |
| ·试验方法 | 第53-5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 ·DEAE‐Sepharose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大豆抗氧化肽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Sephadex G‐25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大豆抗氧化肽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 ·Tricine‐SDS‐PAGE 电泳结果分析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论文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