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芝麻(脂麻)论文

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喷施对芝麻品质影响研究

致谢第1-10页
摘要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19页
   ·芝麻的地位与作用第12页
   ·芝麻的干物质积累及影响因素第12-14页
     ·芝麻的分类及营养品质第12页
     ·芝麻抗氧化物质第12-14页
   ·杀菌剂前处理及测定技术第14-19页
     ·提取溶剂第14页
     ·液液萃取方法第14-15页
     ·固相萃取第15页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第15页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第15-16页
     ·荧光分光光度法第16页
     ·气相色谱法第16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6-17页
     ·液质联用第17页
     ·毛细管电泳第17-18页
     ·其他检测方法第18-19页
2 引言第19-21页
   ·课题提出的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9-20页
   ·研究的内容第20页
   ·课题研究的目标第20-21页
3 两种杀菌剂对芝麻病害的防控效果研究第21-30页
   ·引言第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主要仪器第21页
     ·田间实验设计第21-22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9页
     ·两种杀菌剂有效成分检验第22-23页
     ·防治效果评价第23-27页
     ·农艺性状表现第27-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0页
4 芝麻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第30-39页
   ·前言第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实验仪器、试剂第30页
     ·材料第30-31页
     ·方法第31页
       ·超声波提取芝麻素、芝麻林素第31页
       ·芝麻素、芝麻林素的检测方法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8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仪器检出限第31-32页
     ·超声波提取芝麻素、芝麻林素第32-35页
       ·溶剂选择对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第32页
       ·料液比对木脂素提取量的影响第32-33页
       ·超声提取时间对木脂素提取量的影响第33-34页
       ·提取温度对木脂素提取量的影响第34页
       ·净化试剂对木脂素的影响第34-35页
       ·分析柱的选择第35页
     ·正交试验第35-37页
     ·精密度及准确度实验第37页
     ·对比均质提取法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5 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对芝麻营养品质影响第39-50页
   ·引言第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3页
     ·试验材料第39页
     ·仪器和试剂第39-41页
     ·田间实验设计第41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41-43页
       ·粗蛋白、粗脂肪和脂肪酸的测定第41-42页
       ·木脂素(芝麻素、芝麻林素)的测定第42页
       ·微量元素(Mn、Zn)的测定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9页
     ·粗脂肪含量分析第43-44页
     ·粗蛋白含量结果分析第44-45页
     ·脂肪酸含量结果分析第45-47页
     ·芝麻木脂素含量结果分析第47-48页
     ·微量元素Mn、Zn 含量结果分析第48-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0页
6 甲基硫菌灵和代谢物多菌灵残留量的测定第50-56页
   ·引言第5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试验材料第50页
     ·主要仪器第50页
     ·田间实验设计第50页
     ·样品检测条件第50-51页
     ·样品提取和净化第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5页
     ·分析方法的选择第51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仪器检出限第51-52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52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52-53页
     ·萃取溶剂种类的选择第53页
     ·净化试剂的选择第53页
     ·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和最低检测浓度第53-54页
     ·杀菌剂最终残留量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56页
7 代森锰锌及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量的测定第56-60页
   ·引言第56页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试验材料第56页
     ·主要仪器第56页
     ·田间实验设计第56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56-57页
     ·色谱条件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59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检出限第57页
     ·乙烯硫脲检测波长的选择第57页
     ·乙烯硫脲流动相和柱温的选择第57-58页
     ·乙烯硫脲净化试剂的选择第58页
     ·乙烯硫脲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第58页
     ·代森锰锌及代谢物乙烯硫脲最终残留量测定第58-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0页
8 结论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ABSTRACT第67-6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
下一篇:玉米产量性状QTL定位与株型性状相关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