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论许浑与江南地域文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江南才子许浑第9-24页
 第一节 许浑的家世第9-14页
  一、 许浑的世系第9-11页
  二、 许浑籍贯考第11-14页
 第二节 许浑的生平与思想第14-20页
  一、 许浑的生卒年考证第14-16页
  二、 “干名频恸哭,将老欲何归”——艰难的入仕之路第16-18页
  三、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江湖魏阙之间的徘徊第18-20页
 第三节 《丁卯集》版本流传与考索第20-24页
  一、 《丁卯集》的版本与流传第20-22页
  二、 《全唐诗·许浑集》考辨第22-24页
第二章 许浑诗歌的创作环境与背景第24-39页
 第一节 安史乱后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第24-27页
 第二节 宦游四方的丰富阅历第27-35页
  一、 江南烟月第28-30页
  二、 京洛际会第30-31页
  三、 塞上孤鸿第31-33页
  四、 岭南风尘第33-34页
  五、 楚云湘水第34-35页
 第三节 碧水江南的田园归宿第35-39页
第三章 许浑诗歌的题材与表现特点第39-56页
 第一节 仕隐生涯中的多样题材选择第39-46页
  一、 “许浑身世落渔樵”——隐逸诗第39-40页
  二、 “留却一枝河畔柳”——送别诗第40-42页
  三、 “此生多是异乡人”——行旅诗第42-44页
  四、 “浮世荣枯万古同”——咏史怀古诗第44-46页
 第二节 水意象的多样化表现第46-51页
  一、 流水易逝第46-47页
  二、 离愁别绪第47-48页
  三、 羁旅忧苦第48-49页
  四、 隐逸情怀第49-51页
 第三节 字句的琢炼与格律的精熟第51-56页
  一、 偶对的精工第51-52页
  二、 拗体的创新第52-53页
  三、 字句的精琢第53-54页
  四、 风致的清新第54-55页
  五、 丁卯诗格的优劣之辨第55-56页
第四章 许浑诗歌的地域文化内涵第56-73页
 第一节 “许浑千首湿”与江南自然风物第56-63页
 第二节 润州情结与江南人文底蕴第63-68页
 第三节 “丁卯体”与江南文学传统第68-73页
  一、 清新圆熟、精丽工巧与六朝以来诗风第69-71页
  二、 皆为近体与六朝新体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总与宫体诗
下一篇:柳永与张先:北宋慢词的开疆与精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