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概述 | 第11页 |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11-13页 |
·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史 | 第11-12页 |
·超声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超声检测的基本理论. | 第15-27页 |
·超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 第15-16页 |
·超声波的声压、声强和声阻抗 | 第15-16页 |
·超声波的波型 | 第16-18页 |
·纵波 | 第16-17页 |
·横波 | 第17页 |
·表面波 | 第17-18页 |
·兰姆波 | 第18页 |
·超声波探头的介绍 | 第18-21页 |
·压电效应和压电材料 | 第19页 |
·探头的结构 | 第19-20页 |
·探头的分类 | 第20-21页 |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 第21-23页 |
·超声波垂直的入射到平界面上时的反射和透射 | 第21-22页 |
·超声波的散射和衍射 | 第22-23页 |
·超声检测技术分类和特点 | 第23-27页 |
·超声检测技术的分类 | 第23页 |
·脉冲反射法和穿透法 | 第23-27页 |
第3章 数字化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下位机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27-47页 |
·超声波发射电路 | 第27-31页 |
·N 沟道场效应管的选用 | 第27-28页 |
·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28-31页 |
·超声波接收电路 | 第31-36页 |
·反向比例放大电路 | 第32-33页 |
·全波检波电路 | 第33-35页 |
·滤波电路 | 第35-36页 |
·高速 A/D 采集电路 | 第36-47页 |
·高速采集电路中器件的选择 | 第37-42页 |
·C8051F340 单片机控制 AD9057 采集电路原理 | 第42-47页 |
第4章 C8051F340 的 USB 通信 | 第47-53页 |
·USB 的介绍 | 第47-48页 |
·C8051F340 单片机的 USB 接口设计 | 第48-49页 |
·C8051F340 单片机的电源配置 | 第49页 |
·C8051F340 单片机端(下位机)的 USB 通信 | 第49-50页 |
·上位(PC)机端的 USB 通信 | 第50-51页 |
·C2 接口连接和复位源 | 第51-53页 |
第5章 应用软件设计 | 第53-65页 |
·下位机端的应用程序 | 第53-56页 |
·C8051F340 单片机控制 AD9057 采集的应用程序 | 第53-55页 |
·下位机端 USB 通信的应用程序 | 第55-56页 |
·上位机端的应用程序 | 第56-65页 |
·上位机端 USB 通信的应用程序 | 第57-59页 |
·上位机端的波形显示和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9-65页 |
第6章 数字化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相关实验 | 第65-84页 |
·高速 A/D 采集模块实验 | 第65-70页 |
·实验条件和流程图 | 第65-66页 |
·实验相应程序 | 第66-68页 |
·实验数据和结论 | 第68-70页 |
·对标准试块进行超声检测实验 | 第70-79页 |
·实验目的 | 第70页 |
·实验条件 | 第70-71页 |
·实验数据和波形显示 | 第71-79页 |
·对不同物件进行测厚的实验 | 第79-83页 |
·实验条件 | 第79页 |
·实验波形 | 第79-83页 |
·实验的总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