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岩羊的研究综述 | 第18-31页 |
·岩羊的地理分布 | 第18页 |
·岩羊的分类地位 | 第18-19页 |
·岩羊的种群动态 | 第19-24页 |
·种群数量和性比 | 第19-23页 |
·年龄结构、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 第23-24页 |
·岩羊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 | 第24-25页 |
·岩羊的食性 | 第25-26页 |
·岩羊的活动规律 | 第26页 |
·岩羊的繁殖行为与交配策略 | 第26-27页 |
·岩羊的取食行为、休息行为和警戒行为 | 第27-28页 |
·岩羊的集群行为 | 第28-29页 |
·岩羊的遗传、生化研究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第31-42页 |
·研究地区简介 | 第31页 |
·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 | 第31-32页 |
·地质、地貌、气候和土壤 | 第32-34页 |
·植被状况 | 第34-38页 |
·植物分类群的多样性 | 第34-35页 |
·植物区系成分的多样性 | 第35-36页 |
·植物分类群的特有性 | 第36-37页 |
·植物生态类群的多样性 | 第37-38页 |
·野生动物状况 | 第38-40页 |
·贺兰山的两栖爬行动物 | 第38-39页 |
·贺兰山的鸟类和兽类资源 | 第39-4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贺兰山岩羊的种群数量调查、种群动态及趋势预测 | 第42-63页 |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的岩羊种群数量 | 第44-50页 |
·方法 | 第44-46页 |
·研究地域简介 | 第44页 |
·数据收集 | 第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结果 | 第46-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动态 | 第50-63页 |
·方法 | 第50-52页 |
·研究地区简介 | 第50-51页 |
·数据收集 | 第51页 |
·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结果 | 第52-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第四章 贺兰山岩羊的警戒行为研究 | 第63-87页 |
·野生偶蹄类动物警戒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63-69页 |
·工作原理 | 第64-65页 |
·研究对象 | 第65-66页 |
·考查参数 | 第66页 |
·干扰源类型 | 第66-67页 |
·测量工具 | 第67页 |
·影响距离大小的因子 | 第67-68页 |
·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 第68-69页 |
·生态旅游对岩羊警戒行为的影响 | 第69-87页 |
·方法 | 第71-75页 |
·研究地区 | 第71-72页 |
·数据收集 | 第72-75页 |
·结果 | 第75-83页 |
·讨论 | 第83-87页 |
第五章 保护管理建议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10页 |
附录 | 第110-112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参加的研究工作 | 第110-111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
后记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