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精益生产 | 第8-10页 |
·精益生产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第8-9页 |
·精益生产的基本理念 | 第9页 |
·精益生产的特征 | 第9-10页 |
·精益生产国内外动态 | 第10-11页 |
·论文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课题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2-13页 |
2 精益生产可行性分析及总体实施方案 | 第13-19页 |
·公司概况 | 第13页 |
·公司前期生产线现场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生产方式落后 | 第13页 |
·员工技能单一 | 第13-14页 |
·作业过程不可控 | 第14页 |
·现场管理混乱 | 第14页 |
·精益生产可行性分析 | 第14-15页 |
·背景分析 | 第14-15页 |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5页 |
·企业环境可行性分析 | 第15页 |
·精益生产总体实施方案 | 第15-19页 |
·精益生产理念贯彻 | 第16-17页 |
·精益生产理念结合五菱企业文化 | 第16页 |
·全员培训与应用 | 第16-17页 |
·标准化 | 第17页 |
·持续改进 | 第17页 |
·精益生产的基本特征部署 | 第17-19页 |
·准时制生产 | 第17-18页 |
·全面质量管理 | 第18页 |
·全员参与PM/TPM体系 | 第18-19页 |
3 精益生产在"五菱之光"车身焊装生产线的应用 | 第19-35页 |
·"五菱之光"车身焊装生产线简介 | 第19-20页 |
·精益生产理念在车身焊装生产线现场的应用 | 第20-27页 |
·标准化 | 第20-21页 |
·持续改进 | 第21-24页 |
·生产线"平衡墙" | 第22-23页 |
·现场主题项目改善 | 第23-24页 |
·"一点CIP" | 第24页 |
·团队合作 | 第24-27页 |
·生产线劳动竞赛 | 第25页 |
·岗位技能柔性 | 第25-27页 |
·精益生产特征在车身焊装生产线现场的应用 | 第27-35页 |
·准时制生产 | 第27-31页 |
·全面质量管理 | 第31-33页 |
·全员生产维修 | 第33-35页 |
4 精益生产在"五菱之光"车身焊装生产线应用的评价 | 第35-46页 |
·精益生产评估标准简介 | 第35页 |
·精益生产在"五菱之光"车身焊装生产线产生的效果 | 第35-41页 |
·安全 | 第36-37页 |
·人员 | 第37-38页 |
·质量 | 第38-39页 |
·响应 | 第39-40页 |
·成本 | 第40-41页 |
·成功的经验 | 第41-43页 |
·忧患意识及危机感 | 第41页 |
·信心与决心 | 第41-42页 |
·精益生产结合企业文化 | 第42页 |
·全员培训,全员参与 | 第42页 |
·有效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3页 |
·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持续改进的建议 | 第43-46页 |
·建立公司自身评估体系标准 | 第43-44页 |
·团队合作意识 | 第44页 |
·持续改进 | 第44页 |
·建立完善的TPM体系 | 第44-45页 |
·精益生产企业化 | 第45-4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