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蒙古族民歌旋律中对仗原则的多样化显现--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的民歌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8页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概况第11-13页
   ·研究思路第13-16页
   ·相关概念术语解释第16-18页
一、潮林道中的对仗原则及其显现第18-55页
   ·领合部分的音乐形态所体现的对仗原则第18-23页
     ·引腔及功能意义第18-20页
     ·图日勒格的意义和功能第20-21页
     ·潮尔声部的功能与属性第21页
     ·曲式结构组成部分之间对仗原则的体现第21-23页
   ·领内对仗原则体现方式第23-55页
     ·音阶第23页
     ·调式分类中所显现的对仗关系第23-48页
     ·旋法第48-50页
     ·节拍、节奏中的对仗原则及其体现第50-52页
     ·对仗原则中的音调逻辑第52-53页
     ·腔词比例第53页
  小结第53页
     ·附11首潮林道调式调性分析表第53-55页
二、长调中的对仗原则及其显现第55-150页
   ·句式落音四、五度呼应关系第55-95页
     ·变格呼应第55-73页
     ·正格呼应第73-95页
   ·非四、五度呼应关系第95-138页
     ·色彩性呼应关系第95-111页
     ·同韵呼应关系第111-128页
     ·同韵高呼低应第128-138页
   ·拖腔构建第138-150页
三、短调民歌的对仗原则及其显现第150-189页
   ·两句体结构第150-168页
     ·对称、方整性两句体结构第150-156页
     ·对称、非方整性两句体结构第156-161页
     ·非对称、非方整性两句体结构第161-163页
     ·特殊结构第163-168页
   ·四句体结构第168-189页
     ·对称、方整性四句体结构第168-175页
     ·对称、非方整性四句体结构第175-179页
     ·非对称、非方整性四句体结构第179-189页
结语第189-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194页
致谢篇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赞歌》到《再举金杯》--论胡松华对民族声乐的探索与追求
下一篇:论“优秀展播剧”的崇高品格--以《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潜伏》《士兵突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