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旋律中对仗原则的多样化显现--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的民歌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相关概念术语解释 | 第16-18页 |
一、潮林道中的对仗原则及其显现 | 第18-55页 |
·领合部分的音乐形态所体现的对仗原则 | 第18-23页 |
·引腔及功能意义 | 第18-20页 |
·图日勒格的意义和功能 | 第20-21页 |
·潮尔声部的功能与属性 | 第21页 |
·曲式结构组成部分之间对仗原则的体现 | 第21-23页 |
·领内对仗原则体现方式 | 第23-55页 |
·音阶 | 第23页 |
·调式分类中所显现的对仗关系 | 第23-48页 |
·旋法 | 第48-50页 |
·节拍、节奏中的对仗原则及其体现 | 第50-52页 |
·对仗原则中的音调逻辑 | 第52-53页 |
·腔词比例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附11首潮林道调式调性分析表 | 第53-55页 |
二、长调中的对仗原则及其显现 | 第55-150页 |
·句式落音四、五度呼应关系 | 第55-95页 |
·变格呼应 | 第55-73页 |
·正格呼应 | 第73-95页 |
·非四、五度呼应关系 | 第95-138页 |
·色彩性呼应关系 | 第95-111页 |
·同韵呼应关系 | 第111-128页 |
·同韵高呼低应 | 第128-138页 |
·拖腔构建 | 第138-150页 |
三、短调民歌的对仗原则及其显现 | 第150-189页 |
·两句体结构 | 第150-168页 |
·对称、方整性两句体结构 | 第150-156页 |
·对称、非方整性两句体结构 | 第156-161页 |
·非对称、非方整性两句体结构 | 第161-163页 |
·特殊结构 | 第163-168页 |
·四句体结构 | 第168-189页 |
·对称、方整性四句体结构 | 第168-175页 |
·对称、非方整性四句体结构 | 第175-179页 |
·非对称、非方整性四句体结构 | 第179-189页 |
结语 | 第18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194页 |
致谢篇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