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高速公路沿线黄土高边坡开挖卸荷前后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9-12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12-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沿线黄土高边坡工程现状 | 第17-28页 |
·概述 | 第17页 |
·研究区域地形地貌 | 第17页 |
·研究区域水文气象 | 第17-18页 |
·研究区域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 | 第18页 |
·研究区域高边坡概况 | 第18-26页 |
·K2+450~550 | 第18-19页 |
·K2+950~K3+350 | 第19-20页 |
·K3+760~K4 | 第20页 |
·K4+400~K4+800 | 第20-21页 |
·K5+100~K5+500 | 第21-22页 |
·K6+600~K6+800 | 第22页 |
·K40+500~600 | 第22-23页 |
·K35+000~200 | 第23页 |
·K33+900~K34+050 | 第23-24页 |
·K33+220~K33+500 | 第24页 |
·K39+700~K39+850 | 第24-25页 |
·K40+750~K41 | 第25页 |
·K52+300~K52+600 | 第25-26页 |
·K58+050~K58+120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沿线黄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第28-50页 |
·非卸荷状态下黄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第28-36页 |
·试验内容 | 第28页 |
·试验结果统计 | 第28页 |
·力学性质试验 | 第28-36页 |
·卸荷状态下黄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第36-48页 |
·试验方案 | 第36-37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沿线黄土高边坡施工监测与反分析 | 第50-63页 |
·监测目的 | 第50页 |
·采用的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工作内容的确定 | 第51-52页 |
·监测成果 | 第52-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沿线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3-75页 |
·黄土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63-66页 |
·瑞典条分法 | 第63-64页 |
·简化Bishop法 | 第64-65页 |
·JanBu法 | 第65-66页 |
·边坡土室内试验指标 | 第66-68页 |
·高边坡稳定性模拟计算 | 第68-71页 |
·不同坡比下高边坡稳定性比较分析 | 第71页 |
·稳定性分析初步结论 | 第71-72页 |
·考虑卸荷的黄土高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72-75页 |
·卸荷边坡稳定计算方法(圆弧法求安全系数) | 第72页 |
·高边坡稳定性模拟计算 | 第72-75页 |
第六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沿线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75-107页 |
·概述 | 第75页 |
·利用ANSYS进行稳定性分析 | 第75-95页 |
·强度折减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95-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结论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