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1页 |
1、国外现状分析 | 第8-9页 |
2、国内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3、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发展性评价的理论研究 | 第12-22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评价 | 第12页 |
2、教学评价 | 第12页 |
3、发展性教学评价 | 第12-13页 |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1、认知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2、多元智力理论 | 第14页 |
3、后现代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4、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三、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 第16-19页 |
1、发展性 | 第16页 |
2、过程性 | 第16-17页 |
3、多样性 | 第17-18页 |
4、主体性 | 第18-19页 |
四、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 第19-22页 |
1、导向功能 | 第19页 |
2、诊断功能 | 第19-20页 |
3、发展功能 | 第20页 |
4、反思功能 | 第20页 |
5、记录功能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小学阶段发展性评价实施现状调查 | 第22-30页 |
一、调查背景介绍 | 第22页 |
二、调查实施 | 第22-23页 |
1、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问卷设计 | 第22-23页 |
3、调查对象 | 第23页 |
4、调查过程 | 第23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26页 |
1、关于评价内容 | 第23-24页 |
2、关于评价方式 | 第24-25页 |
3、关于评价标准 | 第25页 |
4、关于评价主体 | 第25-26页 |
5、关于评价合理性理解 | 第26页 |
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1、过分强调评价的IE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发展功能 | 第26-27页 |
2、评价方式比较落后,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潜力 | 第27-28页 |
3、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 | 第28页 |
4、评价内容单一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策略 | 第30-35页 |
一、转变评价观 | 第30-31页 |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 第31-32页 |
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32-33页 |
四、促进档案袋评价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附录一 | 第35-37页 |
附录二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