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 | 第14-16页 |
·心肌炎 | 第14-15页 |
·心肌炎和 DCM 的内在关系 | 第15页 |
·心肌纤维化在心肌炎向 DCM 转化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心肌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 第16-17页 |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 第17页 |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模型的建立 | 第17-20页 |
·心肌肌球蛋白(CM)诱导的 EAM 动物模型 | 第18页 |
·CM 分子中自身抗原表位的确定及其诱导的 EAM 动物模型 | 第18-19页 |
·载有 CM 特异性抗原表位多肽活化的自身免疫细胞诱导的 EAM 动物模型 | 第19-20页 |
·心肌炎的免疫治疗 | 第20-21页 |
·JAK/STAT 信号转导通路 | 第21-22页 |
·JAK/STAT 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 | 第21-22页 |
·JAK/STAT 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 | 第22页 |
·JAK/STAT 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 | 第22页 |
·金丝桃素 | 第22-23页 |
·本课题立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贯叶连翘提取物对免疫性心肌炎慢性心肌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第25-58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5-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5-26页 |
·实验药物 | 第26页 |
·主要药品、试剂及公司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40页 |
·慢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心肌纤维化模型的制备 | 第27-28页 |
·造模药物的制备 | 第27-28页 |
·造模分组 | 第28页 |
·造模方法 | 第28页 |
·模型的评估 | 第28-29页 |
·一般情况 | 第28页 |
·标本的取样 | 第28页 |
·石蜡切片检查(常规 HE 染色) | 第28-29页 |
(1) 试剂的配制 | 第29页 |
(2) 操作步骤 | 第29页 |
·实验用药分组 | 第29-30页 |
·药物干预 | 第30页 |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第30页 |
·HE 染色石蜡切片检查 | 第30页 |
·MASSON 染色 | 第30-31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0-31页 |
·操作步骤 | 第31页 |
·双抗夹心 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中 TNFα | 第31-33页 |
·试剂的准备 | 第31-32页 |
·操作步骤 | 第32-33页 |
·结果判定 | 第33页 |
·双抗夹心 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 | 第33-34页 |
·试剂的准备: | 第33页 |
·操作步骤 | 第33-34页 |
·结果判定 | 第34页 |
·双抗夹心 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中Ⅲ型胶原蛋白(COLⅢ) | 第34-35页 |
·试剂的准备: | 第34页 |
·操作步骤 | 第34页 |
·结果判定 | 第34-35页 |
·RTPCR 检测小鼠心肌中 JAK1、STAT3 mRNA 的表达 | 第35-40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5页 |
·Trizol 一步法心脏组织总 RNA 提取 | 第35-36页 |
·生成 cDNA 的反转录反应 | 第36-37页 |
·PCR 反应 | 第37-39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9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 | 第39-4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0页 |
·结果 | 第40-53页 |
·一般情况 | 第40-41页 |
·贯叶连翘提取物(EHP)对小鼠心脏重量/体重(HW/BW)、脾脏重量/体重(SW/BW)的影响 | 第41页 |
·HE 染色 | 第41-44页 |
·MASSON 染色 | 第44-47页 |
·小鼠血清中 TNFα的水平变化 | 第47-48页 |
·小鼠血清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变化 | 第48-49页 |
·小鼠血清中Ⅲ型胶原蛋白(COLⅢ)的变化 | 第49-50页 |
·小鼠心肌中 JAK1、STAT3 mRNA 的表达变化 | 第50-53页 |
·讨论 | 第53-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