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糖尿病肾病病理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糖尿病肾病的特征和病理表现 | 第12-13页 |
·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机理与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及淫羊藿苷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 | 第20-24页 |
·淫羊藿苷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淫羊藿苷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第27-51页 |
·前言 | 第27页 |
·材料 | 第27-30页 |
·实验动物 | 第27-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药物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溶液及药品配制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39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脏器系数 | 第30页 |
·肾脏组织生化指标测定 | 第30-35页 |
·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35-36页 |
·肾脏组织免疫组化检测 | 第36页 |
·肾脏组织 RT-PCR 检测 | 第36-38页 |
·统计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8页 |
·一般情况 | 第39-40页 |
·肾脏组织生化指标变化 | 第40-42页 |
·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 | 第42-43页 |
·肾脏组织免疫组化学染色情况 | 第43-47页 |
·肾脏组织 RT-PCR 半定量 MMP-2 和 MMP-9 mRNA 表达情况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大鼠 DN 模型评价 | 第48-49页 |
·淫羊藿苷对 DN 保护作用机制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