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附表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国外研究成果回顾第12-17页
     ·国内研究成果回顾第17页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第17-18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8-19页
   ·主要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理论基础第20-3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3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定义及分类第20-21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内涵及必要性第21-23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相关理论第23-26页
     ·极值理论第23-24页
     ·外部性理论第24-25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5-26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相关方法第26-33页
     ·定性识别方法第26-28页
     ·定量识别方法第28-33页
第3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现实考察第33-41页
   ·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结构第33-37页
     ·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第33-35页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第35-37页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依据和方法第37-38页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以规模替代系统重要性第39页
     ·难以实现动态识别系统重要性第39-41页
第4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实证研究第41-49页
   ·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第41-43页
     ·模型设计第41-43页
     ·数据来源第43页
   ·实证分析过程第43-48页
     ·描述性统计第43-45页
     ·多元极值模型分析第45-47页
     ·关联度加权多元极值模型分析第47-48页
   ·实证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的政策建议第49-54页
   ·建立多位一体的识别方法论第49-51页
   ·构建科学审慎的动态识别框架第51-52页
   ·塑造定量识别方法的适用环境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