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炸弹爆炸冲击波超压预测及其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2章 爆炸冲击波理论基础 | 第17-31页 |
| ·爆炸冲击波的形成与传播 | 第17-19页 |
| ·自由空气中爆炸波参数与经验公式 | 第19-20页 |
| ·峰值超压 | 第19-20页 |
| ·正压区作用时间 | 第20页 |
| ·比冲量 | 第20页 |
| ·爆炸冲击波的反射与环流 | 第20-24页 |
| ·正反射 | 第21页 |
| ·规则斜反射 | 第21-22页 |
| ·马赫反射 | 第22-23页 |
| ·环流作用 | 第23-24页 |
| ·爆炸冲击波对建筑结构的作用特点 | 第24-25页 |
|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 第25-30页 |
| ·数值计算的地位 | 第26页 |
| ·LS-DYNA 简介 | 第26-27页 |
| ·显示分析理论 | 第27-29页 |
| ·主要算法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爆炸冲击波超压预测及抗爆防护栏布置程序 | 第31-45页 |
| ·空气中TNT 爆炸冲击波超压预测理论 | 第31-39页 |
| ·入射与正规反射波参数计算 | 第31-37页 |
| ·非正规反射波参数Pr,Ir 的计算 | 第37-38页 |
| ·程序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对比 | 第38-39页 |
| ·程序流程图 | 第39页 |
| ·结构外TNT 爆炸后结构表面超压的可视化实现 | 第39-42页 |
| ·可视化步骤 | 第39-40页 |
| ·程序功能及示例 | 第40-42页 |
| ·结构外抗爆防护栏布置的辅助设计 | 第42-44页 |
| ·可视化步骤 | 第42-43页 |
| ·程序功能及示例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汽车炸弹爆炸冲击波传播的数值模拟 | 第45-65页 |
| ·近地爆炸冲击波超压经验公式 | 第45-46页 |
| ·数值计算的状态方程与材料模型 | 第46-47页 |
| ·空气的状态方程与材料模型 | 第46页 |
| ·炸药的材料模型与状态方程 | 第46-47页 |
| ·地面与障碍物的材料模型 | 第47页 |
| ·近地爆炸半无限空气域中数值计算 | 第47-51页 |
| ·计算模型 | 第47-48页 |
| ·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 ·作用于单个建筑上的爆炸荷载 | 第51-58页 |
| ·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 ·动态显示分析 | 第52-54页 |
| ·超压时程分析 | 第54-58页 |
| ·防爆墙的抗爆防护作用 | 第58-64页 |
| ·计算模型 | 第58-59页 |
| ·防爆墙的防护效果分析 | 第59-62页 |
| ·防爆墙布置位置的影响 | 第62-63页 |
| ·防爆墙高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 A 程序 PSO 的部分源程序 | 第72-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