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课题的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第15-20页 |
·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选题依据 | 第20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扩展动态属性的Web 服务质量模型 | 第24-37页 |
·Web 服务及组合服务的概念 | 第24-29页 |
·Web 服务 | 第24-28页 |
·Web 组合服务 | 第28-29页 |
·质量模型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29-34页 |
·服务质量的定义及意义 | 第30-31页 |
·对Web 服务质量的需求 | 第31-32页 |
·质量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33-34页 |
·支持动态属性的Web 服务质量模型 | 第34-35页 |
·质量模型的属性 | 第34-35页 |
·质量模型的特点 | 第35页 |
·实例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基于质量模型的Petri 网扩展 | 第37-53页 |
·Petri 网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37-44页 |
·经典Petri 网的相关概念 | 第37-41页 |
·扩展参数的Petri 网研究 | 第41-43页 |
·当前研究的不足 | 第43-44页 |
·质量有色Petri 网的语法 | 第44-46页 |
·多重集 | 第44-45页 |
·基本定义 | 第45-46页 |
·质量有色Petri 网的语义 | 第46-49页 |
·质量变迁系统 | 第47-48页 |
·QCPN 网与TPN 网的关系 | 第48-49页 |
·扩展累积代价的状态类分析法 | 第49-52页 |
·绝对触发时间区间的计算 | 第49-51页 |
·累积代价状态类的计算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Web 组合服务的QCPN 网模型及质量分析 | 第53-65页 |
·Web 服务的建模 | 第53-55页 |
·基本Web 服务的建模 | 第53-54页 |
·多态性Web 服务的建模 | 第54-55页 |
·Web 组合服务的结构建模 | 第55-58页 |
·顺序结构 | 第55页 |
·并行结构 | 第55-56页 |
·选择与合并结构 | 第56-58页 |
·迭代循环结构 | 第58页 |
·Multi-Agent 组合服务的建模 | 第58-60页 |
·服务协同Agent | 第58-59页 |
·服务计算Agent | 第59-60页 |
·实例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Web 组合服务的冲突检测 | 第65-79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第65-68页 |
·冲突的定义 | 第66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66-67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67-68页 |
·相对延迟区间的分析计算 | 第68-71页 |
·TPN 网的相关时间约束定义 | 第68-69页 |
·可先触发相对区间的计算 | 第69-71页 |
·冲突检测及冲突时间区间的计算 | 第71-75页 |
·不冲突的分析 | 第71-73页 |
·冲突的判定及时间区间的计算 | 第73-75页 |
·实例验证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Web 组合服务的冲撞检测与消解 | 第79-90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 第79-82页 |
·冲撞的定义 | 第8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80-81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81-82页 |
·冲撞的检测 | 第82-85页 |
·延迟区间的分析 | 第82-84页 |
·冲撞的检测方法 | 第84-85页 |
·冲撞的消解 | 第85-87页 |
·实例验证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未来工作 | 第90-93页 |
·论文总结 | 第90-92页 |
·未来工作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