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绪论第12-17页
 一、 选题依据第12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五、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未就业大学生基本概述第17-26页
 第一节 未就业大学生的界定第17-19页
  一、 未就业大学生概念第17-18页
  二、 未就业大学生特征第18-19页
 第二节 未就业大学生的现状第19-22页
  一、 未就业大学生的数量统计第19页
  二、 未就业大学生的布局分析第19-20页
  三、 未就业大学生境况第20-21页
  四、 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况第21-22页
 第三节 未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多学科分析第22-26页
  一、 社会学分析第22页
  二、 管理学分析第22-23页
  三、 经济学分析第23-24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析第24-26页
第二章 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第26-40页
 第一节 直接原因:未就业大学生群体性思想问题第26-29页
  一、 政治信仰淡化第26-27页
  二、 价值取向实用主义化第27页
  三、 道德观念庸俗化第27-28页
  四、 心理承受能力弱化第28页
  五、 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第28页
  六、 生活意志消沉第28-29页
 第二节 现实原因:未就业大学生群体性就业误区第29-32页
  一、 坚守城市型就业观第30-31页
  二、 短期效益型就业观第31页
  三、 死要面子型就业观第31页
  四、 守株待兔型就业观第31页
  五、 投机取巧型就业观第31-32页
 第三节 学理依据:就业观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之一第32-36页
  一、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32-34页
  二、 就业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第34-35页
  三、 未就业大学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教育第35-36页
 第四节 功能依据:“事前教育”的预防功能第36-40页
  一、 事前教育与事中管理、事后补救辨析第36-37页
  二、 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事前教育第37-38页
  三、 事前教育避免未就业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第38-40页
第三章 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体”创新的主要内容第40-50页
 第一节 教育主体要转变思想观念第40-42页
  一、 学习观的转变第40-41页
  二、 实践观的转变第41页
  三、 择业观的转变第41-42页
  四、 社会观的转变第42页
 第二节 教育客体要体现形势政策第42-45页
  一、 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第43页
  二、 就业观念的科学转变第43页
  三、 学习内容的合理运用第43-44页
  四、 就业能力的大幅提升第44页
  五、 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第44-45页
 第三节 教育介体要符合就业需要第45-47页
  一、 教育介体的内涵第45-46页
  二、 教育内容体现社会需求第46页
  三、 教育方法符合学生需要第46-47页
 第四节 教育环体要配合思想教育第47-50页
  一、 松绑编制来释放就业空间第47页
  二、 打破城乡结构第47-50页
第四章 加强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第50-60页
 第一节 容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第50-52页
  一、 将就业指导纳入常规教学中第50页
  二、 拓展未就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50-51页
  三、 加强未就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第51-52页
 第二节 择适格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措施第52-53页
  一、 社区应成为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者第52页
  二、 家庭应成为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责任者第52页
  三、 学校应成为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支持者第52-53页
 第三节 解就业之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第53-55页
  一、 认清形势,正确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关系第53-54页
  二、 摆正就业姿势,合理选择就业环境第54-55页
 第四节 建长效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障第55-57页
  一、 人才保障机制第55页
  二、 社会调节机制第55-56页
  三、 学校引导机制第56页
  四、 家庭管理机制第56-57页
 第五节 评就业成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依据第57-60页
  一、 建立未就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第57页
  二、 定期调研未就业大学生思想状况第57-58页
  三、 结合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测评指标体系第58-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