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pH值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 第7-8页 |
·pH值控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pH值控制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非线性预测控制发展与应用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pH中和过程机理分析及总体方案确定 | 第15-27页 |
·污水处理过程 | 第15-17页 |
·污水处理基本过程 | 第15页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第15-17页 |
·PH中和过程特性分析 | 第17-20页 |
·pH值定义 | 第17-18页 |
·pH值测量方法及原理 | 第18-19页 |
·pH中和反应特性分析 | 第19-20页 |
·pH值中和过程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静态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动态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pH值控制方案确立 | 第23-26页 |
·自动监控系统构成 | 第23-25页 |
·控制方法选择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pH中和过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 | 第27-39页 |
·非线性预测算法 | 第27-30页 |
·非线性预测算法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pH中和过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难点问题 | 第30页 |
·遗传算法 | 第30-34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页 |
·遗传算法的设计 | 第31-34页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34页 |
·PH中和过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34-37页 |
·非线性预测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滚动优化 | 第35页 |
·约束条件 | 第35-36页 |
·反馈校正 | 第36页 |
·参数选择 | 第36-37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 | 第37-38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器结构 | 第37页 |
·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过程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污水处理pH值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39-52页 |
·pH值自动控制系统结构 | 第39-40页 |
·pH值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0-45页 |
·PLC选择及I/O口分配 | 第40-43页 |
·数据检测回路设计 | 第43-45页 |
·执行机构回路设计 | 第45页 |
·pH值自动控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45-48页 |
·STEP 7开发环境介绍 | 第46页 |
·主程序流程 | 第46-47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7-48页 |
·pH值自动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设计 | 第48-51页 |
·组态软件介绍及设计步骤 | 第48-49页 |
·组态界面设计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系统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2-58页 |
·系统仿真实验 | 第52-55页 |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系统仿真实验 | 第53-55页 |
·系统性能分析与模糊PID控制效果比较 | 第55-57页 |
·模糊PID控制 | 第55-56页 |
·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