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及中国野葡萄芪合成酶基因VpSTSgDAN2转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葡萄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葡萄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第12-14页 |
·葡萄器官发生途径 | 第14-15页 |
·葡萄遗传转化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15-17页 |
·基因枪法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17页 |
·芪合成酶基因及其特异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模式生物在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葡萄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 | 第20-32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植物表达载体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23页 |
·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 | 第21-22页 |
·体细胞胚的发生及次生胚的诱导 | 第22页 |
·体细胞胚的萌发和成苗 | 第22页 |
·农杆菌介导的葡萄体细胞胚的遗传转化 | 第22-23页 |
·抗性植株的检测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 | 第23-25页 |
·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发育时期的观察 | 第25-27页 |
·次生胚的诱导 | 第27页 |
·体细胞胚的萌发和成苗 | 第27-28页 |
·农杆菌介导葡萄体细胞胚的遗传转化 | 第28页 |
·讨论 | 第28-32页 |
·葡萄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8-30页 |
·农杆菌介导的葡萄遗传转化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芪合成酶基因及其特异启动子转化番茄的研究 | 第32-43页 |
·材料 | 第32页 |
·植物材料 | 第32页 |
·植物表达载体 | 第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5页 |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 | 第32-33页 |
·转基因番茄的检测 | 第33页 |
·转基因番茄的抗病性试验 | 第33-35页 |
·转基因番茄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 | 第35-36页 |
·抗性番茄植株的检测 | 第36-37页 |
·转基因番茄的抗病性试验 | 第37-38页 |
·转基因番茄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关于芪合成酶及其特异启动子的研究 | 第41-42页 |
·增强子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缩略词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