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模式链霉菌可移动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模式链霉菌概述第11-13页
     ·链霉菌属第11页
     ·天蓝色链霉菌第11-12页
     ·变铅青链霉菌第12-13页
   ·细菌可移动基因组第13-17页
     ·细菌基因组的特点第13-14页
     ·基因组岛简介第14-16页
     ·基因组岛的识别第16-17页
   ·DNA磷硫酰化修饰系统第17-19页
   ·毒素-抗毒素系统第19-22页
   ·比较基因组学第22-24页
     ·测序技术进展与细菌基因组测序现状第22-23页
     ·细菌比较基因组学的应用第23页
     ·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开发第23-24页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第24-26页
第二章 模式链霉菌基因组岛识别第26-50页
   ·引言第26-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9页
     ·研究对象第27页
     ·计算机辅助基因组岛识别的方法第27页
     ·细菌基因组差减杂交工具mGenomeSubtractor开发第27-37页
     ·PCR技术考察基因组岛在链霉菌中的分布第37-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8页
     ·变铅青链霉菌基因组岛识别和分析第39-42页
     ·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岛识别和分析第42-43页
     ·重要条件致病菌已知基因池的构建第43-48页
   ·小结与展望第48-50页
第三章 DNA磷硫酰化修饰系统比较分析第50-60页
   ·引言第5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dnd基因簇和基因组岛的识别第50-52页
     ·DNA磷硫酰化修饰数据库dndDB开发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dnd基因簇的广泛存在并位于基因组岛上第52-57页
     ·链霉菌基因组中的dnd基因组岛第57-58页
     ·病原菌中的dnd基因组岛第58页
   ·小结与展望第58-60页
第四章 链霉菌毒素-抗毒素系统比较分析第60-74页
   ·引言第60-61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7页
     ·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第61-62页
     ·Ⅱ型毒素-抗毒素系统数据库TADB开发第62-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73页
     ·毒素-抗毒素系统的广泛分布和家族特征第67-69页
     ·链霉菌基因组中的毒素-抗毒素系统第69-70页
     ·dnd基因组岛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第70-73页
   ·小结与展望第73-74页
第五章 总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体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迁移与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下一篇:细菌中一种黄素依赖型单加氧酶的克隆表达及催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