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以灾害保险为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0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1 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第24-56页 |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 第24-34页 |
·国外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综述 | 第24-30页 |
·国内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综述 | 第30-34页 |
·灾害风险可保性研究综述 | 第34-39页 |
·风险可保性内涵 | 第34-35页 |
·风险可保性条件 | 第35-37页 |
·海洋灾害风险可保性 | 第37-39页 |
·风险损失测度方法与技术研究综述 | 第39-43页 |
·风险损失分布拟合方法与模型 | 第39-42页 |
·风险损失分布拟合参数检验 | 第42-43页 |
·灾害风险管理中保险技术应用研究综述 | 第43-55页 |
·灾害保险费率厘定研究综述 | 第43-47页 |
·灾害再保险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47-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2 风暴潮灾害风险可保性检验 | 第56-68页 |
·风暴潮灾害风险特征提取 | 第56-58页 |
·巨灾风险特征描述 | 第56-57页 |
·风暴潮灾害风险特征比较分析 | 第57-58页 |
·风暴潮灾害保险属性分析 | 第58-59页 |
·准公共物品性 | 第58页 |
·正外部性 | 第58-59页 |
·精算技术复杂性 | 第59页 |
·风暴潮灾害风险可保性识别 | 第59-67页 |
·风暴潮灾害风险可保性条件 | 第59-63页 |
·风暴潮灾害风险可保性检验模型构建 | 第63-65页 |
·风暴潮灾害风险可保性诊断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3 风暴潮灾害保险保费厘定机理评析 | 第68-80页 |
·非寿险保费厘定原理导入 | 第68-76页 |
·损失分布保费厘定原理 | 第68-69页 |
·预期效用理论保费厘定原理 | 第69-71页 |
·破产理论保费厘定原理 | 第71-72页 |
·金融产品定价理论保费厘定原理 | 第72-76页 |
·风暴潮灾害保费厘定机理 | 第76-79页 |
·风暴潮灾害保险保费厘定原理选择 | 第76-78页 |
·风暴潮灾害保险保费厘定机理再造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4 风暴潮灾害期望损失测度 | 第80-90页 |
·损失分布拟合方法选择 | 第80-84页 |
·参数估计方法下的损失分布拟合 | 第80-82页 |
·非参数估计方法下的损失分布拟合 | 第82-83页 |
·风暴潮灾害损失分布拟合方法评析 | 第83-84页 |
·风暴潮灾害损失分布拟合 | 第84-89页 |
·风暴潮灾害损失分布拟合模型构建 | 第84-87页 |
·基于非参数估计的风暴潮灾害期望损失测算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5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保费厘定 | 第90-107页 |
·风暴潮灾害保费厘定影响因素分析 | 第90-92页 |
·宏观经济环境 | 第90页 |
·通胀因素 | 第90-91页 |
·利率水平 | 第91页 |
·市场因素 | 第91页 |
·居民保险意识 | 第91-92页 |
·保险人偿付能力 | 第92页 |
·财税政策因素 | 第92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保费厘定模型导入 | 第92-98页 |
·McClenahan体系厘定模型 | 第93-96页 |
·B hlmann 体系厘定模型 | 第96-97页 |
·风暴潮灾害费率厘定模型构建 | 第97-98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信度保费测算 | 第98-105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信度费率厘定 | 第98-100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可变因子确定 | 第100-104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纯费率厘定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6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费率校正 | 第107-126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费率校正机理分析 | 第107-108页 |
·费率校正机理 | 第107页 |
·分类费率校正指标选择 | 第107-108页 |
·基于区域风险脆弱性的费率校正 | 第108-115页 |
·区域风险脆弱性理论模型构建 | 第108-110页 |
·区域风险脆弱性系数计算 | 第110-115页 |
·基于模糊灾损度的费率校正 | 第115-122页 |
·风暴潮灾害模糊灾损度模型构建 | 第115-118页 |
·风暴潮灾害模糊灾损度计算 | 第118-122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分类费率测算 | 第122-124页 |
·级别相对数测度模型导入 | 第122-123页 |
·风暴潮灾害综合险级别相对数计算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7 基于再保险模式的风暴潮灾害风险分散策略设计 | 第126-149页 |
·风暴潮灾害再保险定价模型评析与构建 | 第126-133页 |
·再保险定价模型导入 | 第126-130页 |
·再保险定价模型评析 | 第130-131页 |
·风暴潮灾害再保险定价模型构建 | 第131-133页 |
·基于超额赔款模型的风暴潮灾害再保险费率厘定 | 第133-137页 |
·起赔点与附加费率确定 | 第133-134页 |
·风暴潮灾害再保险纯保费厘定 | 第134-136页 |
·风暴潮灾害再保险总保费厘定 | 第136-137页 |
·风暴潮灾害最优再保险实现路径 | 第137-147页 |
·风暴潮灾害最优再保险评价准则 | 第137-139页 |
·风暴潮灾害最优再保险链组建 | 第139-140页 |
·风暴潮灾害再保险链最优解计算 | 第140-144页 |
·风暴潮灾害再保险链最优状态检验 | 第14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49-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149-152页 |
·研究结果 | 第149-151页 |
·对策建议 | 第151-15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1页 |
附录 | 第161-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个人简历 | 第168-16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