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建筑、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和谐管理的机制研究

前言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11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选题背景:技术创新呼唤专利制度的加盟第12-17页
  1.1.1 技术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第12页
  1.1.2 技术创新有赖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第12-13页
  1.1.3 专利制度是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第13-14页
  1.1.4 中国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第14-16页
  1.1.5 引发的思索第16-17页
 1.2 技术创新、专利制度理论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1 前人研究的历史演变第17-21页
  1.2.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1页
 1.3 研究框架第21-24页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21-23页
  1.3.2 论文研究的逻辑图第23-24页
 本章主要引文及参考书目第24-27页
2、 中国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分项管理的效率分析第27-49页
 2.1 中国技术创新系统发展现状及评析第27-31页
  2.1.1 技术创新的界定第27页
  2.1.2 技术创新的过程第27-28页
  2.1.3 中国技术创新系统发展的现状及评析第28-31页
 2.2 专利(私权)制度的沿革及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31-37页
  2.2.1 专利私权保护制的起源及其形成第31-33页
  2.2.2 中国专利(私权)制度的发展第33-35页
  2.2.3 中国专利制度的运行现状第35-37页
 2.3 中国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分项管理的效率分析第37-43页
  2.3.1 外部和谐性的分析第37-41页
  2.3.2 内部和谐性的分析第41-43页
 2.4 管理理念的转变第43-47页
  2.4.1 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内生性揭示第44-45页
  2.4.2 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第45-46页
  2.4.3 专利制度是应对国际竞争的“核保护伞”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本章主要引文及参考目录第48-49页
3、 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和谐管理机制的建构第49-65页
 3.1 技术创新的实现离不开管理创新第49-51页
  3.1.1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相关性第49-50页
  3.1.2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第50-51页
 3.2 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和谐管理系统的建构第51-59页
  3.2.1 和谐管理理论第51-55页
  3.2.2 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和谐性的分析第55-57页
  3.2.3 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和谐管理系统的建构第57-59页
 3.3 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的和谐管理机制研究第59-64页
  3.3.1 技术创新各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第59-62页
  3.3.2 技术创新各阶段存在的个性问题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页
 本章主要引文及参考书目第64-65页
4、 技术发明保护方式的博弈分析第65-83页
 4.1 技术发明保护的法学经济学分析第65-67页
  4.1.1 技术发明保护的必要性第65-66页
  4.1.2 专利与技术秘密保护的比较分析第66-67页
 4.2 技术秘密保护方式的优劣势分析第67-72页
  4.2.1 技术秘密保护方式的优势第67-69页
  4.2.2 技术秘密保护方式的弊端第69-72页
 4.3 专利保护方式的优劣势分析第72-75页
  4.3.1 专利保护方式的优势第72-74页
  4.3.2 专利保护方式的弊端第74-75页
 4.4 专利与技术秘密的博弈分析第75-80页
  4.4.1 决策模型一第75-78页
  4.4.2 决策模型二第78-80页
 4.5 水利实践例一第80-82页
  4.5.1 水利行业科技人员对技术发明保护方式的认识第80页
  4.5.2 专利私权保护的趋势第80-81页
  4.5.3 设想第81-82页
 本章小结第82页
 本章主要引文及参考书目第82-83页
5、 职务发明专利中创新主体责权利的制衡研究第83-98页
 5.1 研究背景第83-84页
  5.1.1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和”理念的融入第83页
  5.1.2 职务发明专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83-84页
 5.2 产权经济学理论第84-85页
  5.2.1 合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第84页
  5.2.2 产权经济学理论第84-85页
 5.3 中国职务发明专利的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第85-88页
  5.3.1 发展现状第85-87页
  5.3.2 成因分析第87-88页
 5.4 职务发明专利人格化、资本化的设想第88-91页
  5.4.1 职务发明专利人格化、资本化机制的内涵第88-89页
  5.4.2 职务发明专利人股权期权化的运作第89-90页
  5.4.3 股权、期权制施行应考虑的相关因素第90-91页
 5.5 水利实践例二第91-96页
  5.5.1 水利行业职务发明专利的现状第91-92页
  5.5.2 水利行业职务发明专利量少的成因剖析第92-93页
  5.5.3 水利和谐管理机制中职务发明专利激励机制的专题研究第93-96页
 本章小结第96页
 本章主要引文及参考书目第96-98页
6、 水利科技与专利和谐管理的机制研究第98-109页
 6.1 水利科技与专利管理工作的现状第98-99页
  6.1.1 水利科研院所职务专利的数量与质量第98页
  6.1.2 水利高校职务专利的数量与质量第98-99页
 6.2 水利职务专利数量少、质量低的和谐性分析第99-102页
  6.2.1 外部和谐性失调的研析第100-101页
  6.2.2 内部和谐性失调的研析第101-102页
 6.3 水利科技与专利和谐管理机制的专题研究之一第102-105页
  6.3.1 法律法规与经济效率第102页
  6.3.2 水利科技与专利和谐管理机制的创设第102-103页
  6.3.3 和谐管理机制科技与专利中分层次奖酬机制的研究第103-105页
 6.4 水利科技与专利和谐管理机制的专题研究之二第105-108页
  6.4.1 完善水利科技与专利和谐管理机制的宏观政策建议第105-106页
  6.4.2 建立健全水利科技与专利和谐管理规范的建议第106-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页
 本章主要引文及参考书目第108-109页
7、 结束语第109-111页
 7.1 结论与创新第109-110页
 7.2 展望第110-111页
全文主要引文及参考书目第111-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18-120页
 1、论文及论著第118页
 2、主持科研项目第118-119页
 3、获奖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饱和砂土不排水动力特性及多机构边界面塑性模型研究
下一篇:大坝安全监控集成智能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